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运动及再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16
作者
孙媛 [1 ,2 ]
董晓华 [1 ,2 ]
郭梁锋 [1 ,2 ]
刘旋旋 [1 ,2 ]
刘冀 [1 ,2 ]
李英海 [1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 水资源安全保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降雨强度; 土壤水分; 入渗率; 再分布;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80364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研究降雨及降雨后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降雨及降雨停止后砂壤土水分运动的全过程,包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的饱和下渗、非饱和下渗、地表径流、水分再分布等子过程。【结果】降雨入渗阶段主要分为供水控制阶段和自由入渗阶段,积水点为这2个阶段分界点,降雨强度增大,土壤水分下渗率增大,积水点前移,产生的地表径流越大。降雨强度越大,湿润锋运移距离越远,降雨期间,湿润锋运移距离呈线性增长,再分布期间,湿润锋增长趋势变缓。降雨强度越大,土壤表层含水率越容易饱和,再分布期间,中层土壤含水率相较于上、下层土壤含水率减少更慢,土壤在25~35 cm区域内具有高持水能力。【结论】降雨强度对降雨及雨后土壤再分布的土壤水分运动有较大影响,再分布期间,中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小,持水能力较高,有利于为植物持续供水,促进植物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应用间断有限元方法模拟一维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D].黄文竹.中国农业大学.2014, 08
[2]   Soil-water infiltration under crops, pasture, and established riparian buffer in Midwestern USA [J].
Bharati, L ;
Lee, KH ;
Isenhart, TM ;
Schultz, RC .
AGROFORESTRY SYSTEMS, 2002, 56 (03) :249-257
[3]   节水灌溉中土壤水运动模拟研究 [J].
李坡 ;
吴飞青 ;
胡正峰 ;
张科锋 .
节水灌溉, 2015, (03) :46-51+58
[4]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一维数值模拟研究 [J].
厉玉昇 ;
申双和 .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1) (S1) :295-297
[5]   土壤水分入渗影响机制研究综述 [J].
李卓 ;
刘永红 ;
杨勤 .
灌溉排水学报, 2011, 30 (05) :124-130
[6]   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试验 [J].
包含 ;
侯立柱 ;
刘江涛 ;
李蕾蕾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70-75
[7]   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模拟 [J].
朱元骏 ;
邵明安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6) :779-787
[8]   土壤容重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影响研究 [J].
潘云 ;
吕殿青 .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 (02) :59-61+77
[9]   入渗、再分布和蒸发条件下一维土壤水运动的数值模拟 [J].
李毅 ;
王全九 ;
王文焰 ;
邵明安 .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01) :5-8
[10]   雨强对黄土坡面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的影响 [J].
李毅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227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