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

被引:118
作者
顾忆
机构
[1] 中国石化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油气藏; 成藏期; 成藏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储层沥青、流体包裹体、油气藏饱和压力 /露点压力等研究认为 ,塔河油田及邻区油气藏的形成主要有 4期 ,海西早期以破坏为主 ;海西晚期成藏与改造并存 ;燕山—喜马拉雅早期以正常油藏为主 ;喜马拉雅晚期保存条件最好 ,以轻质油和气藏为主。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为 :(1)海西期以来下古生界长期持续供油 ,为塔河油田多期成藏及油气的叠加、复合改造提供了条件 ;(2 )塔河地区长期处于斜坡区 ,在不同的地史时期始终是古生界海相油气的运移必经之地 ,是大规模油气聚集和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 ;(3)多层位有效储盖组合及在时间、空间上分布的差异 ,是塔河油田多期成藏及成藏后油气性质变化的重要原因 ;(4)成藏封闭系统的演化对油气保存、破坏和改造的作用巨大 ,早期封闭系统的形成与破坏 ,为寻找重质海相原生油藏指明了方向 ,晚期封闭系统的重建 ,为寻找次生、原生轻质油气藏及天然气指明了勘探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塔里木盆地非背斜油气成藏条件 [J].
陈荣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3) :215-219
[2]   塔里木盆地重质原油形成过程中轻组分损失量估算 [J].
饶丹 ;
刘毅 .
石油实验地质, 1999, (04) :364-368
[3]   塔里木盆地轮南-阿克库勒地区地质结构及油气成藏与勘探目标关系 [J].
范小林 ;
邱蕴玉 ;
鲍新毅 .
石油实验地质, 1999, (02) :40-44
[4]   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田)特征 [J].
康玉柱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15-120
[5]  
中国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康玉柱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