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有色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5
作者
闫丽红 [1 ]
苏荣国 [1 ]
段亚丽 [1 ]
宋志杰 [2 ]
王修林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团; 区域积分比例; 渤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O657.3 [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070302 ; 081704 ;
摘要
本文采用三维荧光光谱(FEEMs)技术,结合FEEMs特定光谱区荧光区域积分(FRI)法,测定了2010年9月中旬渤海23个站位不同层次的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样品,以探讨渤海CDOM组分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控制因素。FEEMs的总累计积分和各荧光团的荧光区域积分比例可作为表征海域CDOM分布特征的一个良好指标,且优于常规的单点荧光法。结果表明,渤海CDOM中含有类腐殖质荧光团A、B、C,类色氨酸荧光团M,以及类酪氨酸荧光团N。从沿海至外海,CDOM总累计积分值不断减小。其中紫外区类腐殖质A的荧光区域积分比例无显著变化;可见区陆源类腐殖质B的荧光区域积分比例也不断减小,表明陆源输入为沿海区域CDOM的主要来源;而可见区海源类腐殖质C、类蛋白质荧光团M、N的荧光区域积分比例和叶绿素浓度不断升高,显示了生物活动的贡献。从层次来看,沿海CDOM的总累计积分为:表层>底层>中层;而外海CDOM的总累计积分呈相反趋势。其中,紫外区类腐殖质A的荧光区域积分比例在整个海域最小,垂直分布无明显变化;可见区陆源类腐殖质B的荧光区域积分比例与沿海CDOM总累计积分相一致;可见区海源类腐殖质C、类蛋白质M和N的荧光区域积分比例与外海CDOM总累计积分相一致,这反映了CDOM的垂直分布是由光化学反应、生物作用和沉积物再悬浮共同控制的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62 / 11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长江口外海水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吸收特性 [J].
王翔 ;
杨红 ;
孔德星 ;
吴项乐 .
台湾海峡, 2010, (04) :518-524
[2]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学特性[J]. 朱伟健,沈芳,洪官林.环境科学. 2010(10)
[3]   基于三维荧光和平行因子分析法的太湖水体CDOM组分光学特征 [J].
黄昌春 ;
李云梅 ;
王桥 ;
施坤 ;
金鑫 ;
王彦飞 .
湖泊科学, 2010, 22 (03) :375-382
[4]  
厦门湾有色溶解有机物光漂白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J]. 程远月,郭卫东.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4)
[5]   九龙江河口有色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J].
韩宇超 ;
郭卫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3) :641-647
[6]   长江口海域黄色物质光吸收特性 [J].
孔德星 ;
杨红 ;
吴建辉 .
海洋环境科学, 2008, 27 (06) :629-631+646
[7]   河口区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三维荧光光谱的影响因素 [J].
韩宇超 ;
郭卫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8) :1646-1653
[8]   天然日光辐照下河口区CDOM的光化学降解 [J].
郭卫东 ;
程远月 .
环境科学, 2008, (06) :1463-1468
[9]   近岸沉积物再悬浮期间所释放溶解有机物的荧光特征 [J].
程远月 ;
郭卫东 ;
胡明辉 .
地球化学, 2008, (01) :51-58
[10]   夏季渤海中部环流结构研究 [J].
徐江玲 ;
吴德星 ;
林霄沛 ;
陈新平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S1)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