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公众参与和压力型立法

被引:7
作者
张欣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新媒体; 公众参与; 压力型立法; 立法规划; 立法预测;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6.10.008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律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由媒体向大众的单向传播演化为媒体和大众互为生产者和接收者的双向互动传播。同时,我国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使得信息总量激增。两者的结合改变了法律制度产品供需双方的议价能力格局,引致立法需求常借助新媒体对公共事件的报道在短期内集中表达,从而出现"压力型立法"现象。压力型立法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共存。应当探索建立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法律制度需求传递机制,创建市场协调平台以进行科学的立法预测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新媒体时代中立法主体的信息能力,提升立法的引领性和主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立法协商主体探析 [J].
陈建华 .
河北法学, 2016, 34 (03) :2-12
[2]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风险及策略应对 [J].
贾亚君 .
经济研究导刊, 2014, (06) :198-199
[3]   中国法律制度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研究 [J].
张欣 .
兰州学刊 , 2013, (05) :151-160
[5]   国家立法活动中的媒体参与问题初探 [J].
杨秀 .
新闻传播, 2012, (04) :23-24+26
[6]   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 [J].
刘瑞生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6) :163-167
[7]   拆迁风云中寻找法治动力——论转型期法治建构的主体 [J].
孙笑侠 .
东方法学, 2010, (04) :3-13
[8]   我国法律体系形成中法律的配套立法 [J].
徐向华 ;
周欣 .
中国法学, 2010, (04) :158-174
[9]   公众参与、媒体沟通与正当立法程序 [J].
牛静 ;
赵倩 .
社科纵横, 2010, 25 (05) :83-85
[10]   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 [J].
吴元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147-15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