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古气候问题

被引:59
作者
周本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披毛犀; 更新世晚期; 分布范围; 动物群; 动物区系; 地理分布;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78.01.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 Blumenbach)和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 Blume-nbach),在更新世时曾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极为辽阔的地带。它们是在更新世冰期气候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类型,是冰期气候的标帜。更新世晚期,披毛犀与猛犸象,在北半球的分布范围,曾明显向南扩展,尤其是披毛犀在中国的西南部与东部,都曾突出地向南伸展到北纬33°左右。这是在第四纪气候多次波动的影响下,冰川一次又一次的扩张,海洋面逐渐降低。气候带南移,北极动物与北方动物向南迁移的具体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山西临猗更新世初期哺乳类化石 [J].
周明镇 ;
周本雄 .
古生物学报, 1959, (02) :7-16+95-99
[2]   河南新蔡的第四纪哺乳类动物化石 [J].
裴文中 .
古生物学报, 1956, (01) :77-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