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经济性研究进展

被引:30
|
作者
刘畅 [1 ]
徐玉杰 [1 ]
张静 [2 ]
胡珊 [1 ]
岳芬 [2 ]
丁捷 [1 ,3 ]
陈海生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关键词
储能; 经济性分析; 电力系统; 收益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61 [电力、电机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摘要
储能在常规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与微网、辅助服务等领域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其收益模式和经济评价方法也不同。但国内外对储能技术经济研究尚属于初期阶段,未形成成熟的经济评价体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储能经济性的研究现状,结合不同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储能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价值收益模式,初步建立了储能在不同收益模式下的收益模型。同时,分析了目前储能经济性研究的几种主流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储能经济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84 / 10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风电-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火用和火用成本分析模型
    何青
    刘辉
    刘文毅
    [J]. 热力发电, 2016, 45 (02) : 34 - 39
  • [2] 2015年储能市场盘点——一个蓄势待发的产业
    张静
    [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6, 5 (01) : 58 - 64
  • [3]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技术经济性分析
    刘畅
    徐玉杰
    胡珊
    陈海生
    [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5, 4 (02) : 158 - 168
  • [4] 储能装置的价值评估
    孙晓斌
    孙艳玲
    [J]. 河南科技, 2013, (16) : 103 - 103
  • [5] 大规模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新技术前景研究"项目咨询组
    王松岑
    来小康
    程时杰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 3 - 8
  • [6] 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电池储能系统综述
    丁明
    陈忠
    苏建徽
    陈中
    吴建锋
    朱承治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 19 - 25
  • [7]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张新敬
    陈海生
    刘金超
    李文
    谭春青
    [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2, 1 (01) : 26 - 40
  • [8] 压缩空气蓄能系统热经济学分析
    鹿院卫
    刘广林
    马重芳
    吕鹏飞
    [J]. 热能动力工程, 2011, 26 (04) : 397 - 401
  • [9] 规模储能装置经济效益的判据
    杨裕生
    程杰
    曹高萍
    [J]. 电池, 2011, 41 (01) : 19 - 21
  • [10] Progress i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A critical review[J]. Thang Ngoc Cong.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