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脑瘫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的评估结果及分析

被引:50
|
作者
孙殿荣 [1 ]
候梅 [1 ]
郭洪磊 [1 ]
机构
[1]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
关键词
脑瘫; Gesell发育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3 [大脑性瘫痪];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应用Gesell发育量表测查脑瘫儿在治疗前后的能区发育,探讨患儿的发育结构及治疗后的能区进步情况。方法采用Gesell量表对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长期康复治疗的脑瘫儿进行治疗前后的发育测查,治疗后期对其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估不同粗大运动功能进步情况。结果 105例患儿完成测查,其中痉挛型74例,占70.48%,不随意运动型24例(22.86%)。脑瘫儿各能区的发育商均值在低下-边缘水平,大运动能区分数最低(56.22±16.64)。不同类型脑瘫的能区发育是不同的,痉挛型双瘫以大运动能区(51.92±10.18)、偏瘫以细动作能区(66.07±25.90)、不随意运动型以大运动(43.64±14.64)及细动作能区(47.07±19.27)发育商落后最明显。治疗后,患儿各能区的发育龄均有进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运动能区的进步月龄最少(P<0.05)。治疗后大运动能区和应物能区的发育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功能分级越高,大运动发育月龄及发育商越低、治疗后的进步月龄越少(P<0.05)。结论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能区障碍分布不同,大运动障碍是脑瘫患儿的核心症状,且系统康复治疗后,进步最缓慢。临床工作中,应定期应用Gesell发育测查量表进行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运动障碍儿童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情况分析
    李玲
    焦云
    黄翠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 (11) : 1060 - 1061
  • [2] 脑瘫共患病及其与脑瘫类型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的关系
    侯梅
    孙殿荣
    单若冰
    王珂
    于荣
    赵建慧
    姜艳平
    [J]. 中华儿科杂志, 2010, (05)
  • [3] 363例脑瘫患儿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胡继红
    王跑球
    张惠佳
    周洪涛
    王益梅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2) : 1108 - 1109
  • [4]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
    陈秀洁
    李树春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05) : 309 - 309
  • [5] 中文版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史惟
    王素娟
    杨红
    朱默
    王艺
    [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6, (02) : 122 - 129
  • [6] The Cerebellum and Cognition: Evidence from Functional Imaging Studies[J] . Catherine Stoodley.The Cerebellum . 2012 (2)
  • [7]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ss Motor and Intellectual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 Hamid Dalvand,Leila Dehghan,Mohammad Reza Hadian,Awat Feizy,Seyed Ali Hosseini.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 20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