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基于重磁场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地质构造信息识别与提取——以铜陵矿集区为例
被引:25
作者:
严加永
[1
,2
]
吕庆田
[2
,3
]
陈明春
[4
]
邓震
[1
,2
]
祁光
[1
,2
]
张昆
[1
,2
]
刘振东
[1
,2
]
汪杰
[1
,2
]
刘彦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4] 中石化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重磁场;
多尺度边缘检测;
构造;
识别与提取;
铜陵矿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重磁场是地下地质体密度、磁性分别响应的综合,蕴涵着丰富的地质构造信息,如何将其有效地提取出来是正确认识地下结构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总结重磁场构造信息提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构造信息提取突破口归结为重磁场的边缘增强与检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常用的边缘检测方法开展了对比试验,并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铜陵矿集区为例,开展了实际资料的处理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和结论:(1)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较其他方法更能准确提取模型边界,更适合于构造信息识别与提取;(2)在铜陵矿集区识别出18条断裂构造,确定了铜陵隆起的边界,断裂构造的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前人所谓"棋盘格式"断裂构造系统并不存在;(3)圈定了岩体的分布范围,在铜陵矿集区北缘,发现了2处隐伏岩体;(4)施家冲、戴家汇岩体周边是寻找矽卡岩型、斑岩型铜金矿的有利地段,铜陵隆起和繁昌火山岩盆地分界断裂两侧是寻找热液型铅锌矿和金矿的重要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450 / 4464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