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磁场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地质构造信息识别与提取——以铜陵矿集区为例

被引:25
作者
严加永 [1 ,2 ]
吕庆田 [2 ,3 ]
陈明春 [4 ]
邓震 [1 ,2 ]
祁光 [1 ,2 ]
张昆 [1 ,2 ]
刘振东 [1 ,2 ]
汪杰 [1 ,2 ]
刘彦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4] 中石化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关键词
重磁场; 多尺度边缘检测; 构造; 识别与提取; 铜陵矿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重磁场是地下地质体密度、磁性分别响应的综合,蕴涵着丰富的地质构造信息,如何将其有效地提取出来是正确认识地下结构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总结重磁场构造信息提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构造信息提取突破口归结为重磁场的边缘增强与检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常用的边缘检测方法开展了对比试验,并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铜陵矿集区为例,开展了实际资料的处理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和结论:(1)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较其他方法更能准确提取模型边界,更适合于构造信息识别与提取;(2)在铜陵矿集区识别出18条断裂构造,确定了铜陵隆起的边界,断裂构造的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前人所谓"棋盘格式"断裂构造系统并不存在;(3)圈定了岩体的分布范围,在铜陵矿集区北缘,发现了2处隐伏岩体;(4)施家冲、戴家汇岩体周边是寻找矽卡岩型、斑岩型铜金矿的有利地段,铜陵隆起和繁昌火山岩盆地分界断裂两侧是寻找热液型铅锌矿和金矿的重要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450 / 446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重磁边界识别方法在西准噶尔地区三维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J].
张壹 ;
张双喜 ;
梁青 ;
陈超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 40 (03) :431-440
[2]   用于区域重力场定量解释的多尺度刻痕分析方法 [J].
杨文采 ;
孙艳云 ;
侯遵泽 ;
于常青 .
地球物理学报, 2015, 58 (02) :520-531
[3]   西藏及西南三江深断裂构造格局新认识 [J].
熊盛青 ;
丁燕云 ;
李占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 (12) :4097-4109
[4]   长江中下游南京(宁)-芜湖(芜)段深部壳幔电性结构——宽频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J].
张昆 ;
严加永 ;
吕庆田 ;
魏文博 ;
邵陆森 ;
王华峰 ;
杨振威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966-978
[5]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石圈结构与成矿动力学模型——深部探测(SinoProbe)综述 [J].
吕庆田 ;
董树文 ;
史大年 ;
汤井田 ;
江国明 ;
张永谦 ;
徐涛 ;
SinoProbeCJ 项目组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889-906
[6]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 [J].
徐晓春 ;
范子良 ;
何俊 ;
刘雪 ;
刘晓燕 ;
谢巧勤 ;
陆三明 ;
楼金伟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1054-1074
[7]   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J].
钟国雄 ;
周涛发 ;
袁峰 ;
蒋其胜 ;
范裕 ;
张达玉 ;
黄建满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1075-1086
[8]   九江—瑞昌矿集区的3D结构及对区域找矿的启示 [J].
邓震 ;
吕庆田 ;
严加永 ;
赵金花 ;
刘彦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4169-4180
[9]   安徽铜陵隆起北缘的成矿作用特征及找矿潜力 [J].
许卫 ;
丁希国 ;
吴礼彬 ;
王克友 ;
丁宁 .
安徽地质, 2011, 21 (02) :138-142
[10]   基于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格架研究 [J].
严加永 ;
吕庆田 ;
孟贵祥 ;
赵金花 ;
邓震 ;
刘彦 .
地质学报, 2011, 85 (05) :9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