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过程分析

被引:16
作者
郑明华
刘建明
机构
[1] 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
关键词
银矿床; 矿床形成; 贵金属矿床; 成矿过程; 治岭头矿区; 物理化学; 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化作用发生在印支—燕山早期的一个下渗雨水加热环流系统中。成矿温度为350—160℃,成矿深度小于2km。成矿热液呈酸性,氧化性较强,贫硫,Cl-活度和盐度中等。金和银以AuCl2-和AgCl2-形式迁移,并在扩容减压带——张扭性断裂中聚集和沉淀。减压和沸腾是流体卸载的重要机制。热液呈间歇性贯入,沸腾具脉动特征。加热天水中高价锰的存在,可能是陈蔡群中金、银活化进入热液中的重要辅助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J].
郑明华 ;
刘建明 .
矿床地质, 1986, (01) :39-52
[2]   魁北克省布斯魁特金矿体下伏的含锰石榴石:变质的含锰沉积物可作为金矿的一个找矿标志 [J].
R.I.Valliant ;
R.L.Barnett ;
任大伟 .
地质地球化学, 1984, (05) :9-15
[3]  
矿物学中的热力学方法.[M].(苏)布拉赫(А.Г.Булах)著;夏林圻译;.地质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