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

被引:66
作者
殷贺 [1 ]
李正国 [1 ,2 ]
王仰麟 [1 ]
蔡福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荒漠化评价; 植被动态; 植被降水利用率; 荒漠化逆转;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荒漠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从植被特征着手,关注其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已经成为国内外荒漠化评价的发展趋势。选取遥感反演的高时间分辨率的植被降水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价了内蒙古自治区1999-2009年的荒漠化发展态势,并对荒漠化逆转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11年来生态环境总体趋于改善,荒漠化发展态势并不明显。其中,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至大青山南麓、大兴安岭及燕山北部余脉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的地区,反映出该区的植被保护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荒漠化土地空间分异特征表明,降水因子和植被恢复有着密切的联系,300mm以上降水量的地区,其植被恢复能力要明显大于降水稀少的地区;干旱、极干旱地区的荒漠界限极不稳定,对荒漠化是否逆转的判断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尺度,结合当年的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53 / 6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内蒙古荒漠化年际动态变化及与气候因子分析 [J].
陈宝瑞 ;
辛晓平 ;
朱玉霞 ;
张宏斌 .
遥感信息, 2007, (06) :39-44+104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3]   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 [J].
吴波 .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2) :195-202
[4]   对“荒漠化”一词的认识和体会 [J].
慈龙骏 .
科技术语研究, 2000, (04) :11-13
[5]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J].
董光荣 ;
吴波 ;
慈龙骏 ;
周欢水 ;
卢琦 ;
罗斌 .
中国沙漠, 1999, (04) :22-36
[6]   对荒漠化几个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 [J].
张宏 ;
慈龙骏 ;
孙保平 .
地理科学, 1999, (05) :446-450
[7]   我国沙漠化灾害的发展及其危害 [J].
张伟民 ;
杨泰运 ;
屈建军 ;
文子祥 .
自然灾害学报, 1994, (03) :23-30
[8]  
Regional desertification: A global synthesis[J] . Ulf Helldén,Christian Tottrup.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2008 (3)
[9]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ahel: a reinterpretation of a reinterpretation[J] . STEPHEN D.PRINCE,KONRAD J.WESSELS,COMPTON J.TUCKER,SHARON E.NICHOLSON.Global Change Biology . 2007 (7)
[10]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optimized to detect areas at risk of desertification in North China based on SPOT VEGETATION imagery [J].
Huang, S. ;
Siegert, F. .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6, 67 (02) :30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