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编队飞行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晓芳
郑艺裕
林海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关键词
协同作战; 导弹编队; 自适应变结构控制; 非线性动态逆; 鲁棒性;
D O I
10.15918/j.tbit1001-0645.2014.12.012
中图分类号
TJ765 [制导与控制];
学科分类号
081105 ;
摘要
为实现多导弹协同作战时的编队飞行,基于滑模变结构、自适应及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理论研究了导弹编队飞行控制方法.在领弹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从弹的速度未知的前提下,将领弹与从弹的相对速度以及领弹的加速度视为可估计的有界不确定量,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一种仅需弹间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信息的鲁棒编队控制律.采用边界层法消除了系统的抖颤现象,并根据编队稳态误差的要求分析了边界层厚度的设置方法.运用奇异摄动理论将导弹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划分为3个快慢变化不同的子系统,考虑系统所受的外部干扰并将其视作有界不确定量引入慢变子系统中,基于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和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鲁棒性的导弹编队自动驾驶仪.仿真结果表明,导弹编队自动驾驶仪能够准确跟踪编队控制指令,实现多导弹的编队飞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272 / 12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考虑不确定性的航天器姿态滑模控制器设计 [J].
张景瑞 ;
张威泰 ;
曾祥远 ;
周昊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1 (10) :1198-1202
[2]   有界变参数车道保持准滑模控制 [J].
任殿波 ;
崔胜民 ;
张京明 ;
张继业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1 (01) :69-73
[3]   一类非线性系统准滑模控制的稳态误差分析 [J].
李鹏 ;
马建军 ;
郑志强 .
控制与决策, 2010, (12) :1896-1900
[4]   多导弹三维编队控制 [J].
马培蓓 ;
纪军 .
航空学报, 2010, 31 (08) :1660-1666
[5]  
导弹飞行力学.[M].钱杏芳等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   Optimal formation keeping control in missile cooperative engagement [J].
Wei, Changzhu ;
Shen, Yi ;
Ma, Xiaoxiao ;
Guo, Jifeng ;
Cui, Naigang .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2012, 84 (06) :37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