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劳资争议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关系

被引:2
作者
姜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资争议; 扰乱社会秩序罪; 可罚的违法性; 违法阻却事由; 正当集体争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为避免刑罚权滥用,刑法理论应当建构集体劳资争议的基本教义:以犯罪论体系的构造判断,正当的集体劳资争议,应当属于刑法中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并从目的正当性、法益均衡性、手段正当性、主体适格性和程序合法性五大条件建构其判断标准;从刑法的限缩机能出发,通过识别和阐述可罚的违法性与集体劳资争议之违法性判断的关联,从而把不具有需罚性的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之外。由上述教义出发,集体劳资争议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两者之间界限分明,司法实践中把集体劳资争议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予以惩治,本身即属于"莫须有"。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治理群体性事件与加强基层政府应对能力建设 [J].
肖文涛 .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6) :118-123
[3]   劳动刑法:西方经验与中国建构 [J].
姜涛 .
环球法律评论, 2009, 31 (02) :109-118
[4]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5, (02) :38-56
[5]  
法官语言[M]. 法律出版社 , (美) 索兰, 2007
[6]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7]  
劳工关系[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丹尼尔·奎因·米尔斯(DanielQuinnMills)著, 2000
[8]  
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铭暄, 2000
[9]  
刑法总论讲义 .2[日]前田雅英. 东京大学出版社 . 1998
[10]  
Criminal Conspiracy .2 Francis B.Sayre. Hav.L.Rev .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