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就业动态研究

被引:19
作者
屈小博 [1 ]
高凌云 [2 ]
贾朋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就业再配置; 就业动态性; 企业异质性; 中国制造业;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6.02.007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以企业层面就业创造、损失和再配置为核心的就业动态是分析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和宏观就业变化的一个微观基础。本文使用中国1998—2008年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就业动态的特征及其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再配置率为27.2%,新成立企业就业创造率为5.1%,消亡企业的就业损失率为2.3%,就业创造比就业损失有更快的市场反应,显示了就业动态的良性特征;制造业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再配置率为23.6%,就业动态70%以上属于行业内的就业再配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克服薄面板数据截面相依性的问题,本文强调了就业动态的影响机制,出口对就业创造的贡献最大,并且主要影响行业之间的就业动态;企业平均规模越小的行业,就业创造、损失及再配置的变动更大;劳动生产率虽然对短期的就业创造有负向影响,但长期看提高了产出,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需求。就业动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显示经济增长及运行的变化对企业就业需求的影响得到了快速体现,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政策调整必须考虑企业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工业企业规模与生产率的异质性 [J].
高凌云 ;
屈小博 ;
贾鹏 .
世界经济, 2014, 37 (06) :113-137
[2]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发展综述 [J].
崔凡 ;
邓兴华 .
世界经济, 2014, 37 (06) :138-160
[3]   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创造与就业消失 [J].
马弘 ;
乔雪 ;
徐嫄 .
经济研究, 2013, 48 (12) :68-80
[4]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5]   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J].
都阳 ;
曲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25-35
[6]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07, (07) :4-14+22
[7]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3) :4-12+81
[8]  
Challenges of working with the Chinese NBS firm-level data[J] . Loren Brandt,Johannes Van Biesebroeck,Yifan Zhang.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4
[9]   WHO CREATES JOBS? SMALL VERSUS LARGE VERSUS YOUNG [J].
Haltiwanger, John ;
Jarmin, Ron S. ;
Miranda, Javier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3, 95 (02) :347-361
[10]  
The Empirics of Firm Heterogene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 Andrew B. Bernard,J. Bradford Jensen,Stephen J. Redding,Peter K. Schott.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