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

被引:30
作者
靳亚亚 [1 ,2 ]
赵凯 [1 ,2 ]
肖桂春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补偿分区; 粮食供需平衡法; 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陕西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例,综合确定出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方法:粮食供需平衡法,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结果:(1)2013年陕西省粮食耕地赤字25.972×104 hm2,人均赤字0.007 hm2;耕地生态赤字49.162×104 hm2,人均赤字0.013 hm2。(2)在同时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情况下,将陕西省划分为6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给付区(西安、杨凌、铜川、汉中、安康、商洛)、4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受偿区(榆林、延安、渭南、宝鸡)和1个平衡区(咸阳)。研究结论:应增强公众对于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认可程度,且补偿支付额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耕地赤字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耕地资源综合水平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J].
曹瑞芬 ;
张安录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12) :15-24
[2]   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以湖北省为例 [J].
曹瑞芬 ;
张安录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4) :98-104+138
[3]   基于耕地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研究 [J].
施开放 ;
刁承泰 ;
孙秀锋 ;
左太安 .
生态学报, 2013, 33 (06) :1872-1880
[4]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探讨 [J].
雍新琴 ;
张安录 .
资源科学, 2012, 34 (04) :749-757
[5]   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及空间聚集格局 [J].
王千 ;
金晓斌 ;
周寅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8) :338-344
[6]   典型地区耕地保护补偿实践述评 [J].
卢艳霞 ;
高魏 ;
韩立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7) :9-12
[7]   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刍议 [J].
郭旭东 ;
于琦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5) :42-43+61
[8]   区域耕地保护补偿分区实证研究 [J].
周小平 ;
宋丽洁 ;
柴铎 ;
刘颖梅 .
经济地理, 2010, 30 (09) :1546-1551
[9]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分析 [J].
姜广辉 ;
孔祥斌 ;
张凤荣 ;
李翠珍 ;
郑红斌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7) :24-27
[10]   中国耕地供需变化规律研究 [J].
蔡运龙 ;
汪涌 ;
李玉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11-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