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肥力退化及其逆转途径

被引:9
作者
李鼎新
汪美玲
徐建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养分含量; 泥沙; 土壤养分; 土壤成分; 水平梯田;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模数; 黄土地区; 黄土区; 杏子河流域; 土壤资源;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1988.03.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对土壤肥力退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林牧生态功能失调,土壤资源遭到破坏,非地带性土壤取代地带性土壤,资源恶化;土壤物质循环受到损坏,大量养分流失,产投比失调,土壤素质下降,由此诱发干旱和贫瘠。逆转途径是:1、合理利用土地,建立农林牧综合体的保护性农业,促进良性循环;2、加快治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高产农田;3、增加有机和无机物质投入,强化物质循环的效能,建立良性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河中游黄土.[M].刘东生等著;.科学出版社.1964,
[2]   黄土高原的侵蚀及其防治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J].
余存祖 ;
刘耀宏 ;
戴鸣钧 ;
彭琳 .
生态学杂志, 1985, (05) :6-9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研究初报 [J].
唐克丽 ;
张仲子 ;
孔晓玲 ;
史瑞云 ;
黄少燕 .
环境科学, 1984, (06) :5-10
[4]   杏子河流域坡耕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措施附视频 [J].
李鼎新 ;
汪美玲 ;
曹美英 .
中国水土保持, 1984, (07) :25-27
[5]   黄土地区土壤氮素含量与提高途径 [J].
彭琳 ;
彭祥林 .
水土保持通报, 1982, (04) :30-35
[6]   黄土区生土的特性及熟化中肥力变化的研究 [J].
黄福珍 ;
白志坚 ;
张与真 ;
赵更生 ;
涂安千 ;
白偲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0, (01) :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