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大鼠脂肪肝模型的比较

被引:10
|
作者
鲁晓岚
罗金燕
胡长根
张双保
杜文霞
黄莺
杨会
耿燕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
[2]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西安710004
[3]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4]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5] 西安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
关键词
肝疾病; 脂肪肝; 酒精性;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比较胃造瘘法、酒精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病及高脂营养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肝病的三种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和优缺点,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奠定更有效的模型基础。方法分别从胃造瘘管内注入56%白酒,至每次18m1/kg·d,和经胃灌入同样白酒16~18ml/kg·d,早、晚各1次,制作胃造瘘和酒精灌胃大鼠模型;又给刚断乳SD雄性大鼠喂养自制营养高脂饲料,复制肥胖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开始后4、8、12、24周,在各实验组中随机取8只大鼠,心包腔穿刺取血,测肝功及血糖、血脂:并取小块肝组织分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酒精灌胃组大鼠总体死亡率较高,达37.9%。胃造瘘组仅16.0%,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营养性肥胖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迅速,至12周时已达434.6±30.4g,24周时达502.16±16.4g,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9±31.4g和433.1±36.9g,T=4.31,P<0.01。也明显高于另两组大鼠体重332.5±24.8g,412.5±34.4g和345.6±25.6g,430.6±26.9g,P<0.01。各模型组肝指数与相应之对照组比较,8周时始有显著差异,P<0.05;24周时差异更加显著,P<0.01。模型组血清肝功转氨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4周各模型组白蛋白明显下降,分别为28.04±2.42g/L,29.15±3.21g/L;28.56±193g/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0.05。肥胖模型组TCH、TG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的构建
    周宁
    厉有名
    张宇
    虞朝晖
    陈韶华
    季峰
    [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02) : 93 - 97
  • [2] 大鼠酒精性肝损害时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吴金明
    王思元
    梁扩寰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2, (02) : 115 - 116
  • [3] 大鼠酒精性肝病血浆内毒素水平及其对肝脏的损害作用
    左国庆
    何松
    刘长安
    龚建平
    [J]. 重庆医学, 2001, (06) : 525 - 527
  • [4] 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
    杜施霖
    迟宝荣
    [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06) : 682 - 685
  • [5] 大鼠慢性乙醇中毒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研究
    陈卫星
    邵浙新
    李舒丹
    徐根云
    厉有名
    虞朝辉
    [J]. 预防医学, 2001, (04) : 12 - 13
  • [6] 肥胖、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建立
    钟岚
    范建高
    王国良
    吴伟清
    史祺
    [J]. 实验动物科学, 2000, (02) : 16 - 20
  • [7] 大鼠酒精肝模型的制备
    杨致富
    韩德恩
    张新宇
    曾兆林
    [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2) : 111 - 112
  • [8] 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 Ⅱ E1的表达与氧化抗氧化的关系
    戴宁
    曾民德
    邱德凯
    范竹萍
    茅益民
    彭延申
    陆伦根
    [J]. 中华消化杂志, 1999, (05) : 23 - 25
  • [9] 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观察
    李东良
    王玉玫
    [J]. 实用肝脏病杂志, 1998, (04) : 207 - 208
  • [10] 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分析
    赵静波
    王泰龄
    张晶
    张秉钧
    程福祥
    [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6, (01) : 17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