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林网不同配置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3
作者
杨学民,江生荣
机构
[1] 徐州市多管局,新沂市林业中心
关键词
农田林网;主体配置模式;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通过对农田林网3种配置结构的调查,应用经济评价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与方法,对不同配置结构的农田林网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杨树、银杏、花椒、杞柳、紫穗槐、金针菜、大豆等乔、灌、草立体配置的林带结构(模式Ⅱ)其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单纯杨树结构的林带(模式Ⅰ),杨树、桃、紫穗槐、金针莱、大豆等配置的结构(模式Ⅲ),其经济效益也比较高,最优模式为模式Ⅱ,其次为模式Ⅲ,摸式Ⅰ最差,综合效果测度分别为0.9560,0.8673,0.3325。3种模式的内部收益率均远高于社会折现率(10%~12%),模式Ⅱ,Ⅲ更高达171.95%和151.52%,其投资效果优于农业项目及多项林业项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护田林带树种配置评价与优化模式选择 [J].
康立新 ;
张纪林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1) :46-53
[2]  
城乡绿化指导.[M].康立新;王育民等 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灰色系统.[M].邓聚龙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