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道德“流通”中的“驱逐”现象

被引:3
|
作者
吴昕春
机构
关键词
权力腐败; 舆论; 道德生活; 吴昕; 道德主体;
D O I
10.13904/j.cnki.1007-1539.1997.04.004
中图分类号
B82-052 [道德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论社会道德“流通”中的“驱逐”现象吴昕春十六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提出,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在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所谓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却充斥市场。这一理论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劣币驱...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