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沉积演化与页岩气勘探方向

被引:99
作者
郑和荣
高波
彭勇民
聂海宽
杨斐然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页岩气; 海侵体系域; 深水陆棚; 岩相; 下志留统; 中上扬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录井、测井、地震、野外剖面与岩心资料的深入剖析,探讨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页岩段的沉积相与总有机碳的关系,预测页岩气有利勘探区。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一套20~268m厚的黑色页岩夹灰绿色泥质粉砂岩沉积,在等时框架内自下而上可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即SQ1与SQ2,它们分布稳定、可对比性好。下部层序(SQ1)的海侵体系域(TST)发育一套有利于页岩气形成的富有机质页岩,此时期呈现出"北面向次深海敞开、东西南三面受古陆围限、陆棚广布"的沉积格局,深水陆棚相广泛发育,面积为255 000 km2,平均厚度35 m。受海平面下降的影响,从下部层序至上部层序水体变浅,岩相从深水陆棚相黑色页岩向中—浅水陆棚相沙纹层理粉砂质页岩转变。岩相的发育受海平面升降、古陆、海底地形、物源供给等因素的影响,岩相类型有碳质或硅质或钙质页岩、纹层状页岩、生物扰动粉砂质页岩、沙纹层理的粉砂质页岩、块状砂岩或介壳灰岩薄夹层5类。研究表明,沉积相对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具有内在的控制作用,高TOC含量页岩发育于深水陆棚相、中陆棚相和潟湖相中。目前,已有多口井在龙马溪组页岩获得工业气流,揭示了该区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综合分析认为涪陵—赤水—仁怀、威远—长宁、鄂西—渝东为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页岩气勘探的主要方向和有利目标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45 / 6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 [J].
王玉满 ;
董大忠 ;
李建忠 ;
王社教 ;
李新景 ;
王黎 ;
程克明 ;
黄金亮 .
石油学报, 2012, 33 (04) :551-561
[2]   中国石化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进展 [J].
马永生 ;
冯建辉 ;
牟泽辉 ;
赵培荣 ;
包书景 ;
王烽 .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6) :22-30
[3]   页岩气主要富集因素与核心区选择及评价 [J].
王社教 ;
杨涛 ;
张国生 ;
李登华 ;
陈晓明 .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6) :94-100
[4]   中国南方页岩气勘探评价的几点思考 [J].
郭旭升 ;
郭彤楼 ;
魏志红 ;
张汉荣 ;
刘若冰 ;
柳智利 ;
王炜 .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6) :101-105+112
[5]   川南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分析 [J].
黄金亮 ;
邹才能 ;
李建忠 ;
董大忠 ;
王社教 ;
王世谦 ;
王玉满 ;
李登华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82-787
[6]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 [J].
聂海宽 ;
包书景 ;
高波 ;
边瑞康 ;
张培先 ;
武晓玲 ;
叶欣 ;
陈新军 .
地学前缘, 2012, 19 (03) :280-294
[7]   渝东南地区志留系黑色页岩层序地层研究 [J].
李一凡 ;
樊太亮 ;
高志前 ;
张金川 ;
王小敏 ;
曾维特 ;
张俊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2) :299-306
[8]   川东南—黔北地区龙马溪组沉积环境及对烃源岩的影响 [J].
张春明 ;
张维生 ;
郭英海 .
地学前缘, 2012, 19 (01) :136-145
[9]   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J].
邹才能 ;
董大忠 ;
王社教 ;
李建忠 ;
李新景 ;
王玉满 ;
李登华 ;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6) :641-653
[10]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J].
董大忠 ;
程克明 ;
王世谦 ;
吕宗刚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33-3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