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森林景观的格局变化

被引:21
作者
王晓春
孙龙
周晓峰
王天明
国庆喜
李淑娟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
[3] 哈尔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森林; 格局; 气候变化; 景观多样性; 破碎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INFO 8.01、ARCVIEW 3.2和基于ARC/INFO的FRAGSTATS 3.0软件,处理了1896年、1949年和1981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分布图,并用所得到的斑块总面积、平均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斑块大小变异系数、平均斑块分数维和平均形状指数对黑龙江省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和各个斑块类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896年到1981年黑龙江省森林景观的总面积急剧减少,斑块数量增多,斑块密度加大,平均斑块大小减少,斑块间的毗连程度减弱,但是斑块的形状逐渐趋于相对规则,斑块的边界趋于简单化,所有这些表明,森林景观逐渐趋于破碎化,其中以红松的破碎化最为严重.整个森林的景观多样性和景观类型分布的均匀性逐渐降低.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另一原因是近一个世纪的气候变化及森林群落的自身演替,但是同人类的干扰作用相比,作用很微弱.图5表2参19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景观生态学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应用的初步研究——以青海沙珠玉地区为例 [J].
李锋 ;
孙司衡 .
生态学报, 2001, (03) :481-485
[2]   北京地区植被景观中斑块形状的指数分析 [J].
刘灿然 ;
陈灵芝 .
生态学报, 2000, (04) :559-567
[3]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途径和机制 [J].
齐晔 .
生态学报, 1999, (04) :474-477
[4]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常学礼 ;
邬建国 .
生态学报, 1998, (03) :3-5
[5]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J].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5, (02) :113-120
[6]   A NEW CONTAGION INDEX TO QUANTIFY SPATIAL PATTERNS OF LANDSCAPES [J].
LI, HB ;
REYNOLDS, JF .
LANDSCAPE ECOLOGY, 1993, 8 (03) :155-162
[7]  
VegetationgeographyinnortheastofChina. 周以良. 科学出版社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