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就业效应:机制与中国经验

被引:327
|
作者
李磊 [1 ]
王小霞 [2 ]
包群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2]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机器人; 就业; 替代效应; 规模效应;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1.0140
中图分类号
TP242 [机器人]; F249.2 [中国];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202 ; 020205 ; 020207 ; 1111 ; 1202 ; 120202 ;
摘要
伴随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劳动节约型新技术的使用,机器人对就业岗位的冲击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检验机器人使用对中国工业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与普遍担忧不同,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反而因机器人使用显著上升;其次,并非所有行业与工人都从机器人使用中获益,家具、造纸、制鞋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劳动力以及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受到抑制;再次,机器人使用的就业促进效应主要源于企业产出规模的扩张,部分受到生产效率提高和产品市场份额提升的影响;最后,采用配对—倍差法、工具变量法等识别策略,以及控制可能的外生干扰后,机器人对中国企业就业的促进效应依然稳健存在。本文研究对客观评估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