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脱虚向实”

被引:104
作者
陈春华 [1 ]
曹伟 [2 ,3 ]
曹雅楠 [4 ]
邵薪洁 [2 ]
机构
[1]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3] 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
[4]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脱虚向实; 企业金融化; 预防性动机; 金融监管;
D O I
10.16538/j.cnki.jfe.20210606.101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企业"脱虚向实"是指企业将更多资本从非生产性领域配置到生产性领域,表现为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降低。文章以数字金融发展为背景,采用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弱化企业预防性动机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传统金融结构性错配的弱势样本中;与短期金融资产相比,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长期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随着金融监管的规范及力度的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凸显。文章研究表明,除了传统金融因素外,数字金融同样影响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21]   CEO金融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J].
杜勇 ;
谢瑾 ;
陈建英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5) :136-154
[22]   外部盈利压力、多元化股权投资与企业的金融化 [J].
柳永明 ;
罗云峰 .
财经研究, 2019, 45 (03) :73-85
[23]   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财务风险:“未雨绸缪”还是“舍本逐末” [J].
黄贤环 ;
吴秋生 ;
王瑶 .
财经研究, 2018, 44 (12) :100-112+125
[24]   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 [J].
邱晗 ;
黄益平 ;
纪洋 .
金融研究, 2018, (11) :17-29
[25]   经济“脱实向虚”的成因与治理:理解十九大金融体制改革 [J].
彭俞超 ;
黄志刚 .
世界经济, 2018, 41 (09) :3-25
[26]   “脱虚向实”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践行十九大报告精神 [J].
解维敏 .
世界经济, 2018, 41 (08) :3-25
[27]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28]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金融化 [J].
彭俞超 ;
韩珣 ;
李建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1) :137-155
[29]   金融资产配置、宏观经济环境与企业杠杆率 [J].
刘贯春 ;
张军 ;
刘媛媛 .
世界经济, 2018, 41 (01) :148-173
[30]   金融化方式、市场竞争与研发投资挤占——来自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许罡 ;
朱卫东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5) :709-71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