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脱虚向实”

被引:99
作者
陈春华 [1 ]
曹伟 [2 ,3 ]
曹雅楠 [4 ]
邵薪洁 [2 ]
机构
[1]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3] 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
[4] 不详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脱虚向实; 企业金融化; 预防性动机; 金融监管;
D O I
10.16538/j.cnki.jfe.20210606.101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企业"脱虚向实"是指企业将更多资本从非生产性领域配置到生产性领域,表现为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降低。文章以数字金融发展为背景,采用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弱化企业预防性动机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传统金融结构性错配的弱势样本中;与短期金融资产相比,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长期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随着金融监管的规范及力度的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凸显。文章研究表明,除了传统金融因素外,数字金融同样影响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数字金融发展对传统私人借贷市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吴雨 ;
李成顺 ;
李晓 ;
弋代春 .
管理世界, 2020, 36 (10) :53-64+138+65
[2]   税收激励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了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 [J].
刘诗源 ;
林志帆 ;
冷志鹏 .
经济研究, 2020, 55 (06) :105-121
[3]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4]   “互联网+”信息披露:实质性陈述还是策略性炒作——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证据 [J].
赵璨 ;
陈仕华 ;
曹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3) :174-192
[5]   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与企业金融化 [J].
顾雷雷 ;
郭建鸾 ;
王鸿宇 .
金融研究, 2020, (02) :109-127
[6]   企业金融化与生产效率 [J].
胡海峰 ;
窦斌 ;
王爱萍 .
世界经济, 2020, 43 (01) :70-96
[7]   产融结合与实体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还是抑制——基于金融机构持股实体企业的实证研究 [J].
杨筝 ;
李茫茫 ;
刘放 .
宏观经济研究, 2019, (10) :62-77
[8]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会导致投资不足吗 [J].
胡诗阳 ;
杨文君 ;
陆正飞 .
会计研究, 2019, (10) :71-77
[9]   客户集中度影响企业的金融投资吗? [J].
李馨子 ;
牛煜皓 ;
张广玉 .
会计研究, 2019, (09) :65-70
[10]   公司战略与金融资产配置——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证据 [J].
楚有为 .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9, (03) :1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