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基性杂岩的形成背景及其动力学含义

被引:28
作者
陈汉林 [1 ]
杨树锋 [1 ]
厉子龙 [1 ]
袁超 [2 ]
肖文交 [3 ]
李继亮 [3 ]
余星 [1 ]
林秀斌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基性杂岩; 构造成因; 地球动力学含义;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4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新疆北部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出露-套基性杂岩,它们呈透镜状存在于晚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中。阿拉尕克基性杂岩的40Ar/39Ar坪年龄为262.7±1.1Ma。基性杂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阿勒泰阿拉尕克、塔尔浪乡样品的轻、重稀土元素基本上没有发生分异,富蕴县乌恰沟基性岩的轻、重稀土元素发生了中一弱的分异;在微量元素特征方面,富集Th、Rb。通过地球化学图件判别,认为该基性杂岩形成于海山的构造环境。结合前人获得的花岗岩锆石SHRIMP的年代集中在400~410Ma左右,而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为240Ma左右,作者认为基性杂岩的40Ar/39Ar坪年龄代表了晚二叠世时期的一次构造事件的年龄,基性杂岩寄生于花岗岩中是通过构造混杂作用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形成过程的两个阶段,即:晚古生代早期的俯冲阶段,为花岗岩与含海山玄武岩的增生楔形成阶段,晚二叠世的强烈碰撞阶段,导致花岗岩和增生楔物质的变形和构造混杂。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阿尔泰火山岩形成机制的稀土判别 [J].
袁峰 ;
周涛发 ;
岳书仓 .
中国稀土学报, 2003, (03) :343-347
[2]   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斜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J].
郑常青 ;
徐学纯 ;
何政伟 .
矿物岩石, 2003, (02) :1-5
[3]   阿尔泰诺尔特地区花岗岩形成时代及成因类型 [J].
袁峰 ;
周涛发 ;
岳书仓 .
新疆地质, 2001, (04) :292-296
[4]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J].
汪云亮 ;
张成江 ;
修淑芝 .
岩石学报, 2001, (03) :413-421
[5]   新疆阿尔泰诺尔特地区石炭纪火山作用 [J].
袁峰 ;
周涛发 ;
岳书仓 .
新疆地质, 2001, (02) :133-137
[6]   新疆乌伦古富碱花岗岩带的地质特征 [J].
刘生,袁奎荣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 (03) :243-251
[7]  
Tectonic setting of basic volcanic rocks determined using trace element analyses. Pearce JA,and Cann JR. Earth anti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1973
[8]  
Study on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volcanic rock in North Ahay by using rare earths. Yuan F,Zhou TF,and Yue SC. Journal of the Chinese Rare Earth Societ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