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变质地体的构造样式及变形序列

被引:18
作者
索书田
游振东
朱宝康
刘武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
关键词
剪切带; 构造样式; 序列; 新成体; 再造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别山区晚太古代大别群变质岩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形过程。在大别变质地块内部识别出两套大型剪切带,它们在该区构造格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还分析了变质的上壳岩、片麻岩和剪切带内的变形特点。实际资料说明,剪切带内的褶皱是由于剪切的不稳定性及平行面理局部缩短形成的,这些大型地壳剪切作用多伴随有挤压流动或伸展流动。根据褶皱叠加关系以及剪切带、新成体交切关系建立了大别群总体构造序列。该区提供了一个研究中下地壳作用的窗口。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前寒武纪变质岩的构造特征 [J].
索书田 ;
游振东 ;
韩郁菁 ;
钟增球 .
地球科学, 1987, (05) :451-462
[2]   中生代时期大别山的造山运动和造山带构造 [J].
杨森楠 ;
陈仁义 ;
钱熊虎 .
地球科学, 1987, (05) :495-502
[3]   大别山东段(安徽)大别杂岩中的断层构造岩和推复构造 [J].
徐树桐 ;
董树文 ;
周海渊 ;
陈冠宝 .
科学通报, 1984, (05) :298-301
[4]   试论桐柏-大别山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J].
杨志坚 .
地质学报, 1982, (02) :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