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煤成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42
作者
帅燕华
邹艳荣
彭平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煤成气; 甲烷; 碳同位素; 动力学;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3.05.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是在生烃动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库车坳陷侏罗系煤在限定体系下热解实验为基础,分析了煤成气甲烷碳同位素演化的基本特征。整体上,煤成气甲烷碳同位素值比较重。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甲烷碳同位素演化形式表现为,在低温段存在着一个明显变轻的趋势,然后逐渐变重。这主要是由煤的非均质性造成的,煤沉积时不但有高等植物来源,还有水生生物来源,他们具有不同的活化能和不同的同位素组成。用自行开发的同位素模拟软件,结合库车坳陷的热史,对库车坳陷煤成甲烷碳同位素进行了模拟计算。其核心是把甲烷看作重碳甲烷和正常甲烷两个部分,各自求取动力学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坳陷中心几个干气藏中甲烷的碳同位素值(-27‰~+32‰,PDB)落在了由干酪根开始裂解生气到2.0Ma之间。这说明库车坳陷中心区域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煤系地层的长时期裂解、累积。累积阶段为开始生烃到库车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与地质应用新进展 [J].
帅燕华 ;
邹艳荣 ;
彭平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405-411
[2]   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结合GC-IRMS测定在有效气源岩判识中的应用 [J].
熊永强 ;
耿安松 ;
刘金钟 ;
王云鹏 ;
刘德汉 ;
贾蓉芬 ;
申家贵 .
地球化学, 2002, (01) :21-25
[3]   煤岩显微组分的活化能研究 [J].
孙旭光 ;
秦胜飞 ;
罗健 ;
金奎励 .
地球化学, 2001, (06) :599-604
[4]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冲断构造楔特征 [J].
卢华复 ;
贾承造 ;
贾东 ;
陈楚铭 ;
刘志宏 ;
王国强 ;
王胜利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3) :257-271
[5]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附视频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李西建 ;
贾承造 ;
雷刚林 ;
陈楚铭 ;
王国强 ;
范湘涛 .
地质科学, 2000, (04) :482-492
[6]   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实验研究与评价 [J].
刘德汉 ;
张惠之 ;
戴金星 ;
盛国英 ;
肖贤明 ;
孙永革 ;
申家贵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04) :346-352
[7]   库车新生代构造性质和变形时间 [J].
卢华复 ;
贾东 ;
陈楚铭 ;
刘志宏 ;
王国强 ;
贾承造 .
地学前缘, 1999, (04) :215-221
[8]   煤型气碳同位素演化二阶段分馏模式及机理 [J].
刘文汇 ;
徐永昌 .
地球化学, 1999, (04) :359-366
[9]   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的构造特征与油气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贾承造 ;
胡中全 ;
徐晓星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03) :215-221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J].
王飞宇 ;
张水昌 ;
张宝民 ;
赵孟军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3) :47-5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