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平原聚落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14
作者
杨慧敏 [1 ,2 ]
娄帆 [1 ]
李小建 [1 ,2 ]
白燕飞 [1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聚落斑块; 景观格局; 空间分布; 豫东平原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28.5 [城市、村落];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必然导致聚落景观格局的变化,但目前相关研究对平原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文中选取豫东平原地区的开封、商丘、周口市,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ENVI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该地区1972、2015年市域中观尺度上的聚落规模、聚落景观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聚落发展过程中,1972—2015年聚落斑块数量有所减少,聚落规模逐渐扩张,市域内最大聚落斑块扩张相对更为明显;对聚落斑块扩张强度的分析发现,城市市辖区及周边乡镇聚落扩张强度相对较高。(2)地区内聚落斑块空间分布表现出聚集分布特征,但该时期聚集程度有所减弱;两个年份聚落核密度分布格局大致相似,局部地区存在多核扩散现象,市域尺度上的核密度分布存在地区差异。(3)对斑块形状指数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狭长或曲折聚落斑块在空间上分散布局,整体上区域内聚落形状趋于规则。(4)随着距河流、道路距离的增加,聚落斑块总面积和数量有所减少,且道路对聚落分布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较大影响,距中心城市0—6km范围内聚落受中心城区发展辐射影响较大。本文的分析可为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的优化布局和聚落用地的集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313 / 53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以兰州市黄裕乡为例 [J].
赵茜宇 ;
张占录 ;
方杰代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 (09) :44-49
[2]   吉中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 [J].
李冬梅 ;
王冬艳 ;
李红 ;
赵志威 ;
张树文 .
经济地理, 2016, 36 (05) :143-151
[3]   江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J].
谭雪兰 ;
张炎思 ;
谭洁 ;
任辉 ;
朱永霞 ;
欧聪 ;
周国华 .
人文地理, 2016, 31 (01) :89-93+139
[4]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 [J].
陈永林 ;
谢炳庚 .
地理研究, 2016, 35 (01) :184-194
[5]   县域聚落分布格局演变分析——基于1929-2013年河南巩义的实证研究 [J].
李小建 ;
许家伟 ;
海贝贝 .
地理学报, 2015, 70 (12) :1870-1883
[6]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用地模式演变——以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J].
陈诚 ;
金志丰 .
地理研究, 2015, 34 (11) :2155-2164
[7]   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J].
余兆武 ;
肖黎姗 ;
郭青海 ;
何志超 .
生态学报, 2016, 36 (10) :3021-3031
[8]   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理研究——以苏南为例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吴启焰 ;
王亚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4) :591-603
[9]   长沙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 [J].
谭雪兰 ;
周国华 ;
朱苏晖 ;
欧聪 .
地理科学, 2015, 35 (02) :204-210
[10]   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及格局优化——以七里河区为例 [J].
李骞国 ;
石培基 ;
刘春芳 ;
魏伟 ;
吴娜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1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