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失血性休克与脓毒性休克大鼠大循环与微循环变化的一致性

被引:11
|
作者
胡乔华 [1 ]
郑胜才 [2 ]
凌钦 [1 ]
伍靓靓 [1 ]
杨正飞 [1 ]
方向韶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2]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休克; 脓毒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大循环; 微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7 [急症、急救处理];
学科分类号
100218 ;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失血性休克与脓毒性休克大鼠的大循环以及微循环的动态改变和协调一致性。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450~550 g)随机分为2组(n=10):失血性休克组(H-Shock)和脓毒性休克组(S-Shock)。H-Shock组于1 h内抽出全身血容量的40%;S-Shock组行盲肠结扎穿孔后关腹。两组均连续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于基线状态(BL)后1、2、3 h以此类推行心脏超声、舌下微循环检查,共观察12 h或大鼠死亡(End)。于BL、MAP≤65 mmHg(Shock)、End时测量动脉血气。结果 H-Shock组中反映大循环和微循环的各指标在不同时间点监测值较BL均下降(P <0.05);S-Shock组中反映大循环的MAP、ETCO2、心输出量等指标在3 h内无明显变化(P> 0.05),而微循环指标各时间点监测值与BL相比均下降(P <0.05);随着休克进展,两组动物的酸碱度均进行性降低,乳酸则进行性升高(P <0.05)。结论严重失血性休克大循环与微循环变化基本一致;脓毒性休克大循环与微循环不协调,大循环早期明显滞后于微循环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舌下微循环改变对器官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J]. 曾学英,廖雪莲,康焰,陈瑶,尹万红,赵亮.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4)
  • [2] 病理生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建枝, 2013
  • [3]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intestinal microcirculation using sidestream dark field imaging – Recommendations of a round table meeting[J] . U. Gerk,F. Jung,Ch. Lehmann,I. Abdo,H. Kern,L. Maddison,D. Pavlovic,N. Sharawi,J. Starkopf,R. Hall,P. Johnson,L. Williams,V. Cerny. 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 . 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