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荒漠区绿洲边缘典型固沙灌木的降水截留特征

被引:37
作者
徐先英 [1 ,2 ,3 ]
严平 [1 ]
郭树江 [2 ,3 ]
柴成武 [2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2]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绿洲边缘; 固沙灌木; 降水截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 [阔叶灌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在民勤绿洲边缘,降水对维持固沙灌木持续稳定发挥固沙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民勤绿洲边缘3种主要固沙灌木为研究对象,观测了降雨条件下降水穿透量和冠层截留量,分析了降水穿透量和冠层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截留率与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灌木群落的降水截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灌木的降水截留存在明显差异,梭梭、柽柳、生长良好白刺、衰退白刺冠层最大截留量和截留容量分别为0.6mm、0.6mm、0.4mm、0.3mm和0.8mm、0.8mm、0.5mm、0.2mm;在两年总降水量255.3mm条件下,梭梭、柽柳和生长良好白刺3种灌木群落冠层截留损失分别为44mm、88mm和32mm,占降水总量的16.6%、33.1%和12.0%;当降雨强度<0.8mm.h-1,梭梭和柽柳降水截留率随降水强度增加均呈递减趋势;当降水强度>0.8mm.h-1时,梭梭冠层截留量与降水量的比率基本稳定在0.2~0.3之间,柽柳在0.3~0.4之间;当降水强度<0.5mm.h-1,生长良好白刺灌丛的降水截留率随降水强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当降雨强度>0.5mm.h-1,生长良好白刺灌丛截留率基本维持在0.1~0.2之间;降雨强度>0.4mm.h-1时,衰退白刺截留率稳定在0.05~0.1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高寒河谷灌丛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 [J].
马育军 ;
高尚玉 ;
李小雁 ;
鲁瑞洁 ;
张思毅 ;
李广泳 .
中国沙漠, 2012, 32 (04) :963-971
[2]   荒漠化草原植被斑块分布对地表径流、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J].
李小军 ;
汪君 ;
高永平 .
中国沙漠, 2011, 31 (05) :1112-1118
[3]   荒漠灌丛树干茎流及其入渗、再分配特征 [J].
王正宁 ;
王新平 .
中国沙漠, 2010, 30 (05) :1108-1113
[4]   民勤沙井子典型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与降水再分配研究 [J].
徐先英 ;
刘士余 ;
柴成武 ;
郭树江 ;
金红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6) :229-234+239
[5]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人工乔灌木林冠截留 [J].
成向荣 ;
黄明斌 ;
邵明安 ;
虞木奎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7) :1213-1217
[6]   非均匀林冠降雨截留模型 [J].
刘蕾 ;
刘家冈 .
林业科学, 2007, (03) :8-14
[7]   近50年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演变及综合治理对策 [J].
徐先英 ;
丁国栋 ;
高志海 ;
杨自辉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1) :40-48
[8]   沙漠人工植被降水截留特征研究 [J].
张志山 ;
张景光 ;
刘立超 ;
王新平 ;
李新荣 .
冰川冻土, 2005, (05) :761-766
[9]   荒漠地区主要固沙灌木的降水截留特征 [J].
王新平 ;
康尔泗 ;
张景光 ;
李新荣 .
冰川冻土, 2004, (01) :89-94
[10]  
Stemflow, throughfall and channelization of stemflow by roots in three Chihuahuan desert shrubs[J] . Ernesto Martinez-Meza,Walter G. Whitford.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199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