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被引:129
作者
熊德国
鲜学福
姜永东
机构
[1]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重庆,重庆
关键词
生态足迹理论; 区域发展持续性; 生产性生态足迹; 消费性生态足迹; 发展公平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不适当地用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所导致的,而根本的原因是生态足迹概念本身的定义不够确切。本文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全球生态赤字和区域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可以对区域发展公平性做出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618 / 6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态占用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运用与改进 [J].
秦耀辰 ;
牛树海 .
资源科学, 2003, (01) :1-8
[2]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 [J].
李利锋 ;
郑度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237-248
[3]   青藏高原自然资产利用的生态空间占用评价 [J].
鲁春霞 ;
谢高地 ;
成升魁 ;
张镱锂 .
资源科学, 2001, (06) :29-35
[4]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
[5]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
[6]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
[7]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
[8]   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 [J].
李利锋 ;
成升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4) :375-382
[9]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