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杂岩Rb-Sr、Sm-Nd同位素系统及其意义

被引:8
作者
陈岳龙 [1 ]
王忠 [2 ]
罗照华 [1 ]
李大鹏 [1 ]
赵俊香 [1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内蒙古地质调查院
[3]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康定杂岩; Rb-Sr同位素; Sm-Nd同位素; 岩石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康定—冕宁地区出露的英云闪长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变粒岩全岩及其中所分离出的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的Rb-Sr、Sm-Nd同位素的系统测定,结合岩石的锆石U-Pb年龄结果,确定这些变质杂岩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形成过程与变质历史,Rb-Sr、Sm-Nd同位素体系难以确定其结晶年龄。由单矿物与全岩Rb-Sr、Sm-Nd体系拟合的700 M a的等时线年龄反映了角闪岩相-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年龄。Sm-Nd同位素体系由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部分开放性,很容易给出无意义的较老的混合年龄。康定杂岩结晶后并没有经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区域上所含的麻粒岩透镜体可能是新元古代(773~721 M a)期间由Rod in ia超大陆裂解产生的新生洋壳向扬子克拉通陆块俯冲消减过程的变质产物。俯冲到一定深度后,由于板片被拉断,软流圈上涌导致变质洋壳板片岩石、先前底侵变质的镁铁质岩石及扬子陆块长英质基底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以镁铁质岩石熔融产生的熔浆为主(>70%),与长英质基底岩石熔融产生的熔浆混合形成w(Na2O)/w(K2O)>1的TTG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707 / 7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斜长角闪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叶建国 ;
刘福来 .
地质通报, 2008, (05) :589-598
[2]   扬子地台西缘康定群的再认识:来自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 [J].
杜利林 ;
耿元生 ;
杨崇辉 ;
王新社 ;
周喜文 ;
任留东 ;
王彦斌 ;
杨铸生 .
地质学报, 2007, (11) :1562-1577
[3]   扬子陆块西缘康定杂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 [J].
刘文中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5
[4]   康定杂岩黑云母、角闪石39Ar-40Ar年龄及其意义 [J].
李大鹏 ;
陈岳龙 ;
罗照华 .
岩石学报, 2006, (11) :2753-2761
[5]   秦岭地区陡岭—小茅岭隆起带西段几个岩体的SHRIMP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牛宝贵 ;
和政军 ;
任纪舜 ;
王军 ;
邓平 .
地质论评, 2006, (06) :826-835
[6]   康定杂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赵俊香 ;
陈岳龙 ;
李志红 .
现代地质, 2006, (03) :378-385
[7]   扬子地台西缘新元古代TTG的厘定及其意义 [J].
杜利林 ;
耿元生 ;
杨崇辉 ;
王新社 ;
任留东 ;
周喜文 ;
王彦斌 ;
杨铸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4) :273-281
[8]   川西新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J].
林广春 ;
李献华 ;
李武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7) :630-645
[9]   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记录 [J].
许志琴 ;
刘福来 ;
戚学祥 ;
张泽明 ;
杨经绥 ;
曾令森 ;
梁凤华 .
岩石学报, 2006, (07) :1745-1760
[10]   从锆石SHRIMP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论四川冕宁康定杂岩的成因 [J].
陈岳龙 ;
罗照华 ;
赵俊香 ;
李志红 ;
张宏飞 ;
宋彪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8) :687-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