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321
作者
黄发松
孙宗修
胡培松
唐绍清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淀粉; 遗传; 优质生理; 稻米品质;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8.03.009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就食用稻米组分、稻米品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剖析了传统的品质研究思路,分析了食用优质稻米研究与品种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即稻米品质性状的静态研究较多,动态形成的研究较少;对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对淀粉的结构研究较少;淀粉代谢和稻米品质形成过程中关键酶的动态研究较少。为此提出稻米品质形成规律研究中急需开展的研究内容及与其配套的研究新方法和新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温度对早籼稻米垩白发生与胚乳物质形成的影响 [J].
沈波 ;
陈能 ;
李太贵 ;
罗玉坤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3) :183-186
[2]   Q酶在水稻籽粒垩白形成中作用的研究 [J].
李太贵 ;
沈波 ;
陈能 ;
罗玉坤 .
作物学报, 1997, (03) :338-344
[3]   酿酒籼糯米胚乳淀粉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J].
张云康 ;
汤圣祥 ;
李尧生 ;
王永昭 ;
胡晨康 .
作物学报, 1997, (02) :237-241
[4]   籼稻稻米蒸煮品质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石春海,朱军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3) :129-134
[5]   籼型杂交水稻稻米蒸煮品质、碾米品质及营养品质的细胞质遗传效应 [J].
易小平 ;
陈芳远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4) :187-189
[6]   稻米胶稠度单籽粒分析法 [J].
汤圣祥 ;
GS Khush. ;
BO Juliano .
中国水稻科学, 1990, (02) :55-55
[7]   两系杂交水稻的开发与利用研究——Ⅰ.两系亚种间制种的花期花时及异交率的初步观察 [J].
刘宜柏 ;
贺浩华 ;
孙义伟 ;
饶治祥 ;
黄英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2) :32-35
[8]   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附视频 [J].
黄愿偿 ;
黄河清 ;
邹学英 .
湖南农业科学, 1985, (02) :7-9
[9]  
谷类作物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等著, 1990
[10]   ELEVATED-TEMPERATURE REDUCES STARCH DEPOSITION IN WHEAT ENDOSPERM BY REDUCING THE ACTIVITY OF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J].
KEELING, PL ;
BACON, PJ ;
HOLT, DC .
PLANTA, 1993, 191 (03) :34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