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温标重建沉积盆地热史的能力探讨

被引:19
作者
施小斌
汪集旸
罗晓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古温标; 热史; 镜质体反射率; 磷灰石裂变径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通过对理论热史模型的正反演计算,对现今沉积盆地热史研究中两类常用的古温 标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在恢复盆地热史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类 古温标都不能可靠地反映整个受热过程,镜质体反射率只能恢复样品经历的最高古地温,磷 灰石裂变径迹可以重建近期降温过程,两类古温标存在互补性.同时指出这一结果是由古温 标本身的成熟演化机制决定的.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密切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联合多种 方法和手段,才有可能使热史分析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的热史反演及其局限性附视频 [J].
施小斌 ;
王良书 ;
郭随平 ;
王捷 ;
周光甲 .
地质科学, 1998, (02) :61-68
[2]   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进展 [J].
胡圣标,汪集 .
地学前缘, 1995, (04) :171-180
[3]   用TTI和动力学模型计算R0值的对比──以中国南海北部为例 [J].
邓孝,张菊明,陈墨香,汪缉安,黄忠明,李雨梁 .
地球化学, 1995, (03) :245-253
[4]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反演热演化史的综合分析法 [J].
薛爱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3) :338-344
[5]  
沉积盆地古地温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周中毅, 1992
[6]  
沉积盆地热历史研究 -方法和实例 .2 周礼成.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1995
[7]  
Basin Analysis Quantitative Methods .2 I. Lerche. Academic Press,Inc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