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定居条件下草地利用空间分异及生态效应

被引:6
作者
徐增让 [1 ]
成升魁 [1 ]
高利伟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聚落生态; 高寒草地; 空间异质性; 生态效应; 游牧民定居;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7.171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游牧民定居后,牧区生产生活方式、草地资源利用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对草地资源利用空间特征、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选取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在当曲流域和郭庆村等不同空间尺度,采用部门座谈、村户调研和样方调查等方法,辅以GPS跟踪及GIS数据,分析游牧民定居条件下的草地空间功能分异及其生态效应。研究发现定居条件下草原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趋于分化,不同功能区其资源生态效应不同。定居可能引发资源利用过度和资源利用不足,草场过牧退化与欠牧萎缩等生态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青藏高原生态变化 [J].
张宪洲 ;
杨永平 ;
朴世龙 ;
包维楷 ;
汪诗平 ;
王根绪 ;
孙航 ;
罗天祥 ;
张扬建 ;
石培礼 ;
梁尔源 ;
沈妙根 ;
王景升 ;
高清竹 ;
张镱锂 ;
欧阳华 .
科学通报 , 2015, (32) :3048-3056
[2]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azing Management Styles of Settled Herders: a Case Study of Nagqu County, Tibetan Plateau, China[J]. HUA Xiao-bo,YAN Jian-zhong,LIU Xiang,WU Ying-ying,LIU Lin-shan,ZHANG Yi-li.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3(06)
[3]   牧民定居下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以红原县为例 [J].
王春英 ;
杨丽雪 ;
于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9 (05) :763-766
[4]   牧民定居前后经济收入与恩格尔系数的对比分析——以北疆3个典型牧区为例 [J].
夏热古丽穆力达坤 ;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
安沙舟 ;
帕如克阿帕儿 .
草业科学, 2013, (09) :1449-1453
[5]   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对策研究 [J].
张丽君 .
民族研究, 2013, (01) :22-34+123
[6]   自然保护区聚落空间格局与演变的梯度效应——以贵州茂兰为例 [J].
罗光杰 ;
李阳兵 ;
王世杰 ;
罗绪强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8) :1327-1339
[7]   2009年~2012年四川藏区牧民定居建设特点分析 [J].
范召全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8) :124-128
[8]   论藏族牧民定居化模式及其特点——以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果洛州为个案 [J].
苏发祥 ;
才贝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4) :59-63
[9]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J].
孙鸿烈 ;
郑度 ;
姚檀栋 ;
张镱锂 .
地理学报, 2012, 67 (0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