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岩石的放射性与岩石圈的现代热结构和热状态

被引:20
作者
高山
张本仁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岩石的放射性; 岩石圈的热结构和热状态; 秦岭造山带; 华北与扬子地台;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3.03.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南、北秦岭造山带及相邻华北地台南缘和扬子地台北缘总面积为153200km2范围内所获得的各时代地层和花岗岩4453个样品的 Th 含量以及1095个样品的 K 含量分析结果,本文研究了不同构造单元各时代岩石和地壳各结构层的热产生率,并建立了各构造单元岩石圈现代热结构。在此基础上应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模型,计算了各构造单元的深度-温度分布曲线,由此探讨了区域现代岩石圈的深熔作用与低速、高导层、重力低和异常上地幔的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下地壳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高山 .
地质科技情报, 1988, (01) :15-22
[2]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 [J].
汪集旸 ;
黄少鹏 .
地质科学, 1988, (02) :196-204
[3]  
地热研究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 著, 1978
[4]   FLUID-ABSENT (DEHYDRATION) MELTING OF BIOTITE IN METAPELITE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CRUSTAL ANATEXIS [J].
LEBRETON, N ;
THOMPSON, AB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8, 99 (02) :226-237
[5]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the fluid-absent melting relations in the pelitic system[J] . Daniel Vielzeuf,John R. Hollowa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