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蔗主产区产量差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7
作者
周一帆
杨林生
孟博
战健
邓燕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蔗; 主产区; 产量差; 施肥; 下种量; 品种; 产量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对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讨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消减产量差的潜力,以期为中国甘蔗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收集,从国家统计局获得1999—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家的甘蔗产量及种植面积数据147条;从数据库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对1980—2019年发表的关于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下种量、施肥量、品种及对应产量的国内外期刊与硕、博士论文等进行检索,排除异常数据后,共获文献93篇,其中广西54篇,云南14篇,广东25篇。以不同产区试验产量数据前5%的平均值为产量潜力,以统计数据平均值为农户产量,以此计算各产区的产量差;进一步分析产量与施肥量、下种量及甘蔗品种的关系,得出各产区的推荐施肥量、下种量及高产品种,并讨论了优化施肥量、下种量和品种消减产量差的潜力。【结果】广西、云南、广东是中国三大甘蔗主产区,产量潜力分别为137.1、147.2、145.8 t·hm-2,农户平均产量分别为74.2、62.0、78.3 t·hm-2,分别实现产量潜力的54.1%、42.1%和53.7%。施肥量、下种量和品种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并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为提高甘蔗产量,广西产区推荐施肥量270 kg N·hm-2、99 kg P2O5·hm-2、208 kg K2O·hm-2,云南产区推荐施肥量228 kg N·hm-2、117 kg P2O5·hm-2、281 kg K2O·hm-2,广东产区推荐施肥量240 kg N·hm-2、71 kg P2O5·hm-2、193 kg K2O·hm-2;广西、云南、广东推荐下种量分别为8×10~4—10×10~4、10×10~4—12×10~4、8×10~4—10×10~4芽/hm2;三大产区高产品种分别是桂辐系列、桂糖系列和粤糖系列。【结论】广西、云南、广东三大产区甘蔗的增产潜力分别为62.9、85.2、67.5 t·hm-2;优化施肥可使广西、云南、广东分别增产16.9、28.4、25.3 t·hm-2,优化下种量可分别增产23.6、27.9、22.1 t·hm-2,优化品种可分别增产26.8、42.4、15.1 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2377 / 23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广西甘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 [J].
李杨瑞 .
广西糖业, 2020, (04) :3-7
[2]   广西引进甘蔗品种(系)的比较筛选与综合评价 [J].
欧克纬 ;
卢业飞 ;
李佳慧 ;
朱鹏锦 ;
周全光 ;
吕平 ;
程琴 ;
张宇 ;
庞新华 .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35 (04) :414-421
[3]   中国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 [J].
曹玉贤 ;
朱建强 ;
侯俊 .
中国农业科学 , 2020, (04) :707-724
[4]   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与发展路径选择 [J].
朱卫江 .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9, (10) :30-32
[5]   云南省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J].
全怡吉 ;
武晋宇 ;
李如丹 ;
樊仙 ;
刀静梅 ;
杨绍林 ;
邓军 .
中国糖料, 2019, 41 (04) :76-80
[6]   我国蔗糖产业安全问题与发展对策 [J].
张跃彬 .
中国糖料, 2019, (01) :66-68
[7]   我国甘蔗养分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J].
王继华 ;
商贺阳 ;
杨少海 .
中国糖料, 2018, 40 (06) :66-68+72
[8]   不同甘蔗基因型在南宁蔗区的适应性表现 [J].
黄曲燕 ;
李毅杰 ;
梁强 ;
林善海 ;
黄海荣 ;
李翔 .
广西糖业, 2018, (02) :10-13
[9]   雷州市甘蔗“3414”肥效试验初报 [J].
李瑞民 ;
齐永文 ;
吴文龙 .
甘蔗糖业, 2018, (01) :23-26
[10]   2015/2016年甘蔗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J].
覃新福 .
广西糖业, 2018, (0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