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PSM和GPS的检验

被引:61
作者
毛德凤 [1 ]
李静 [2 ]
彭飞 [2 ]
骆正清 [1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 倾向得分匹配;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3.04.011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与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相比,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要高出16.5%左右,显著低于66.0%的OLS估计结果;在增加了更多的匹配变量之后,分年份、分行业、分所有制、分地区的检验结果也都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进一步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GPS)分析了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只有适度的研发投入强度(处于1%-7%之间)才能对企业TFP产生最大的促进作用,投入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弱化这一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出口企业存在工资红利吗?——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J].
李静 ;
彭飞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12) :20-37
[2]   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技术交易市场视角和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胡凯 ;
吴清 ;
胡毓敏 .
财经研究, 2012, 38 (08) :15-25
[3]   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和产出绩效研究 [J].
周亚虹 ;
贺小丹 ;
沈瑶 .
经济研究, 2012, 47 (05) :107-119
[4]   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J].
戴觅 ;
余淼杰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1) :211-230
[5]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基于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的微观考察 [J].
周新苗 ;
唐绍祥 .
财贸经济, 2011, (04) :104-110
[6]   中国省际工业新产品技术效率研究 [J].
张海洋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83-96
[7]   国内研发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吗? [J].
李宾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7) :1035-1042+1059
[8]   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R&D投入强度偏低因素解析 [J].
张玲 ;
赵立雨 ;
师萍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12) :10-13
[9]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8, (08) :51-64
[10]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