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影响分析

被引:21
作者
段海霞 [1 ,2 ]
陆维松 [2 ]
毕宝贵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凝结潜热; 地表热通量; 西南低涡; 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PSU/NCAR的非静力中尺度MM5V3模式,对2004年9月四川省及重庆市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凝结加热与地表热通量通过影响中尺度系统环境场的高低空急流、高低层辐合辐散等动力、热力条件,从而影响中尺度系统的发展以及中尺度暴雨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315 / 13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03.7”江苏大暴雨凝结潜热的数值模拟 [J].
濮梅娟 ;
沈树勤 ;
夏瑛 ;
曾明剑 ;
解令运 ;
陆维松 .
高原气象, 2007, (02) :333-343
[2]   2004年9月川渝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段海霞 ;
毕宝贵 ;
陆维松 .
气象, 2006, (05) :74-79
[3]   “02.6”陕南大暴雨的结构及成因分析 [J].
毕宝贵 ;
鲍媛媛 ;
李泽椿 .
高原气象 , 2006, (01) :34-44
[4]   地表热通量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 [J].
毕宝贵 ;
刘月巍 ;
李泽椿 .
地理研究, 2005, (05) :681-691
[5]   凝结加热和地表通量对华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生发展的影响 [J].
蒙伟光 ;
李江南 ;
王安宇 ;
冯瑞权 ;
古志明 ;
闫敬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4) :368-376
[6]   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试验中凝结加热的特征及对暴雨中尺度模拟结果的影响 [J].
王建捷 ;
周斌 ;
郭肖容 .
气象学报, 2005, (04) :23-35
[7]   一η模式中高分辨边界层方案及对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J].
王康康 ;
张维桓 ;
秦凯兵 .
高原气象, 2004, (05) :620-628
[8]   一次沙尘暴过程锋生函数和地表热通量的数值诊断 [J].
孙军 ;
姚秀萍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5) :488-494
[9]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Ⅱ.物理过程、环境场以及地形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作用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5) :633-646
[10]   西北区东部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 [J].
王劲松 ;
李耀辉 ;
康凤琴 ;
张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25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