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垦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15
作者
宋戈 [1 ]
李娜 [1 ]
李静 [2 ,3 ]
刘焕军 [1 ]
宋思铭 [4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LUCC; 生态环境效应; 相互作用机理; 建三江垦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5.020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黑龙江省建三江垦区为研究区,以1989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度并分析其总体特征,探讨选取用地类型变化的生态贡献率参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反映和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989-2006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田和草地覆盖类型变化最为频繁、速度也最快,建设用地变化最慢。期间生态环境有恶化也有改善。在各种用地类型的变化中,沼泽湿地减少的生态贡献率最大,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研究表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使原有土地利用/覆盖方式被迫发生相应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816 / 8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地利用学.[M].吴次芳; 宋戈;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9,
[2]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M].张树文[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
[3]   深圳市龙岗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J].
孙贵艳 ;
王传胜 ;
肖磊 .
经济地理, 2010, 30 (10) :1712-1716+1734
[4]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J].
董建军 ;
张庆 ;
牛建明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17-424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 [J].
马振刚 ;
李黎黎 .
农机化研究, 2008, (06) :10-13+30
[6]   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价值损益分析——以建三江垦区为例 [J].
李静 ;
宋戈 ;
王秀峰 ;
郭蒙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8, (02) :201-203
[7]   山东半岛北部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以龙口市为例 [J].
张安定 ;
李德一 ;
王大鹏 ;
王周龙 .
经济地理, 2007, (06) :1007-1010
[8]   甘肃中部地区景观生态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张兵 ;
金凤君 ;
董晓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3) :34-43
[9]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陕北榆林市为例 [J].
杨述河 ;
闫海利 ;
郭丽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6) :49-55
[10]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 [J].
秦丽杰 ;
张郁 ;
许红梅 ;
刘湘南 .
地理科学, 2002, (04) :50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