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氧离子传输膜的CO+零排放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动力系统

被引:2
作者
段立强
黄科薪
潘翔
杨勇平
机构
[1] 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 复合动力系统; 回注; 氧离子传输膜; CO2零排放;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20.001
中图分类号
TM911.4 [燃料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为了进一步降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cell,SOFC)复合系统回收CO2的能耗,该文提出一个新型的集成氧离子传输膜(oxygen ion transport membrane,OTM)的CO2零排放SOFC复合动力系统。利用单耗分析方法得到系统各单元的能耗分布情况,分析了SOFC的主要参数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与集成传统深冷空分系统的零CO2排放SOFC复合动力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回收CO2的传统SOFC复合动力系统相比,与OTM集成的复合动力系统效率下降仅2.16个百分点,比与传统深冷空分系统集成的复合动力系统效率高0.74个百分点。该文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更高效的零排放复合动力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5 +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分析的CO2零排放SOFC复合动力系统研究 [J].
段立强 ;
张潇元 ;
杨勇平 ;
徐钢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 32 (05) :745-749
[2]   PEM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单耗分析”及其减排效应 [J].
阎秦 ;
杨勇平 ;
徐二树 ;
翟融融 .
热能动力工程, 2008, (05) :542-546+559
[3]   单耗分析案例 [J].
宋之平,李洪涛 .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6, (04) :397-399
[4]   单耗分析的理论和实施 [J].
宋之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2, (04) :17-23
[5]  
氧分离膜材料的输运性能及低频内耗研究[D]. 吴修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6]  
高效环保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其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刘凤君编著, 2006
[7]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许世森,程健编著, 2006
[8]  
Zero-emission fuel-fired power plants with ion transport membrane[J] . E. Yantovski,J. Gorski,B. Smyth,J. ten Elshof.Energy . 2004 (12)
[9]   Perovskite-type oxides for high-temperature oxygen separation membranes [J].
Kharton, VV ;
Yaremchenko, AA ;
Kovalevsky, AV ;
Viskup, AP ;
Naumovich, EN ;
Kerko, PF .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1999, 163 (02) :307-317
[10]  
Fuel Cells Handbook. Hirschenhofer J H,Stauffer D B,Engleman R R,etal. DOE/FETC-99/1076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