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及邻区盆山耦合关系对石炭系油气形成演化的控制

被引:5
作者
卢文忠
徐政语
陈娅娜
沈金龙
杨以宁
易海永
张健
机构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渝东及邻区; 盆山耦合; 克拉通盆地; 前陆盆地; 成烃期; 油气成藏和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渝东及邻区盆山耦合演化分为弱造山与克拉通盆地、强造山与周缘前陆盆地、造山后与残余盆地和非造山与断陷 (裂谷 )盆地四个发育世代 ,不同的盆—山关系阶段具备不同的构造、沉积和油气 (藏 )形成演化特征。志留系烃源岩有两次主要的成烃时期 ,分别受控于海西晚期克拉通“活化”沉降期、印支期—早燕山期前陆盆地快速沉降期 ,其中海西晚期为生油高峰期、印支—早燕山期为生烃高峰期。石炭系油气成藏经历了海西晚期地层圈闭控油阶段、印支期—早燕山期前陆古隆起控油气阶段、晚燕山—喜山期局部构造圈闭控气阶段 ,油气运移聚集方向发生多次叠加、汇聚和调整。盆缘强造山相关的古构造和盆内造山相关的局部构造活动是石炭系油气成藏最重要控制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5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模式——以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为例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赵锡奎 ;
徐国盛 ;
王国芝 ;
张成江 .
地质学报, 2003, (02) :177-186
[2]   盆山耦合类型 [J].
刘和甫 .
地学前缘, 2000, (04) :469-469
[3]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J].
殷鸿福 ;
吴顺宝 ;
杜远生 ;
彭元桥 .
地球科学, 1999, (01) :3-14
[4]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
[5]   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的地层标识 [J].
李勇,曾允孚 ;
不详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1995, (02) :1-10
[6]   板内形变与晚期次生成藏——扬子区海相油气总体形成规律的探讨 [J].
孙肇才 ;
邱蕴玉 ;
郭正吾 .
石油实验地质, 1991, (02) :107-142
[7]  
四川盆地构造与天然气聚集区带综合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德良等著, 2000
[8]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郭正吾等著, 1996
[9]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 科学出版社 , 刘宝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