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坝沉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86
作者
姜在兴 [1 ,2 ]
王俊辉 [1 ,2 ]
张元福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滩坝; 分类; 模式; 控制因素; 古地理; 油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滩坝是发育于滨岸带非常重要的一种沉积相类型和油气储集体,是滩和坝的总称。国外关于滩坝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现代沉积与野外露头的考察,侧重于成因机理的解释;中国的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则偏重于陆相湖盆滩坝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地质意义的研究。作者从滩坝的成因出发,对滩坝的分类、沉积模式、控制因素、古地理及油气意义进行了总结梳理,提出滩坝是"风(风浪)-源(物源)-盆(盆地演化)"系统内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表现在:波浪是滩坝形成的动力;物源是滩坝形成的物质基础;盆地层序—构造演化过程中古地貌与古水深决定了滩坝的发育位置与范围。研究滩坝发育的控制因素,有利于为其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预测提供有力的支持,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滩坝砂体记录了其形成时的古地理条件。特别地,通过对滩坝砂体沉积特征的解剖,可以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其形成时的古风浪条件,进而可以恢复古大气流场,这对古气候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27 / 44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5 条
[1]  
Sedimentary hydrodynamic study of sand bodies in the upper subsection of the 4th Member of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Dongying Depression, China[J]. Jiang Zaixing,Liang Shuyi,Zhang Yuanfu,Zhang Shanwen,Qin Lanzhi,Wei Xiaojie.Petroleum Science. 2014(02)
[2]   地震沉积学在湖盆缓坡滩坝砂体预测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为例 [J].
赵东娜 ;
朱筱敏 ;
董艳蕾 ;
吴冬 ;
朱茂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1) :55-61
[3]   山东东营凹陷南坡地区沙四段纯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滩坝发育的控制因素探讨 [J].
宋国奇 ;
王延章 ;
路达 ;
闫瑞萍 ;
杨静 .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5) :565-570
[4]   惠民凹陷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对比与分析 [J].
田继军 ;
姜在兴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 (03) :612-623
[5]   断陷湖盆滩坝砂体成因与成藏:以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为例 [J].
王永诗 ;
刘惠民 ;
高永进 ;
田美荣 ;
唐东 .
地学前缘, 2012, 19 (01) :100-107
[6]   古风向重建指征研究进展 [J].
刘立安 ;
姜在兴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9) :1099-1106
[7]   古地貌对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以东营凹陷东部南坡地区为例 [J].
王延章 ;
宋国奇 ;
王新征 ;
陈建平 ;
肖淑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4) :13-16+111
[8]   博兴油田滩坝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及垂向砂体展布特征 [J].
郭建卿 ;
林承焰 ;
董春梅 .
特种油气藏, 2011, 18 (03) :20-23+135
[9]   陆相断陷湖盆滩坝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为例 [J].
杨勇强 ;
邱隆伟 ;
姜在兴 ;
银熙炉 .
石油学报, 2011, 32 (03) :417-423
[10]   渤海湾渤南洼陷深层湖相滩坝储集层沉积微相预测 [J].
罗红梅 ;
朱毅秀 ;
穆星 ;
林会喜 ;
邢娅 ;
王庆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2) :18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