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天然次生灌木山桃(Prunus davidiana)与山杏(Prunus sibirica L.)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动态差异

被引:31
作者
张淑勇 [1 ]
周泽福 [1 ]
张光灿 [2 ]
夏江宝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3] 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山桃; 山杏; 气体交换; 日变化; 环境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5年生天然次生灌木山桃(Prunus davidiana)及山杏(Prunus sibirica L.)作为研究材料,系统比较了两树种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特征,分析了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山桃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特征与山桃有所差异,山桃除蒸腾速率(Tr)外其它生理参数呈单峰曲线,山杏的日变化类型均呈双峰曲线。两树种光合速率(Pn)在下午明显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受到非气孔限制。山桃Pn的日均值((7.64±3.69)μmo.lm-2.s-1)比山杏((5.29±2.97)μmo.lm-2.s-1)高出46%,Tr的日均值((2.21±1.02)mmo.lm-.2s-1)比山杏((1.58±0.57)mmo.lm-.2s-1)高出40%左右,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均值相差不大,分别为(2.89±1.52)μmo.lmmol-1,(2.54±1.37)μmo.lmmol-1。多元回归及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最重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其次是大气CO2浓度;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参数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山桃与山杏表现出具有较高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特征,因而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都有较好引种栽培与开发利用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粤西乡土香根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日动态分析 [J].
林保花 ;
刘金祥 ;
肖生鸿 ;
杨允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041-2045
[2]   旱作条件下不同苜蓿品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J].
刘玉华 ;
贾志宽 ;
史纪安 ;
韩清芳 ;
曾庆飞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68-1477
[3]   不同沟灌模式对沙漠绿洲区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的效应 [J].
杜太生 ;
康绍忠 ;
张霁 ;
杨秀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5) :805-810
[4]   8种阔叶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J].
郑淑霞 ;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2006, (04) :1080-1087
[5]   黄土高原常用造林树种水分利用特征 [J].
杨建伟 ;
梁宗锁 ;
韩蕊莲 .
生态学报, 2006, (02) :558-565
[6]   C4荒漠植物梭梭和沙拐枣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特征 [J].
苏培玺 ;
严巧娣 .
生态学报, 2006, (01) :75-82
[7]   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水曲柳幼苗的光合作用特征 [J].
崔晓阳 ;
宋金凤 ;
张艳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794-802
[8]   黄土高原4种豆科牧草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J].
谢田玲 ;
沈禹颖 ;
邵新庆 ;
高崇岳 .
生态学报, 2004, (08) :1679-1686
[9]   黄土丘陵区山桃灌木林地土壤水分过耗与调控恢复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王静 .
土壤学报, 2003, (05) :691-696
[10]   8种园林树种光合作用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J].
李国泰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3) :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