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介导同温DNA扩增法(LAMP)与解剖-显微镜检法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效果的比较

被引:25
作者
熊春蓉
殷旭仁
宋丽君
沈双
王玠
高玒
刘茜
余传信
杨坤
机构
[1]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血吸虫,日本; 感染性钉螺; 环介导同温DNA扩增法; 解剖-显微镜检法; 阳性率;
D O I
10.13350/j.cjpb.141207
中图分类号
R532.21 [血吸虫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环介导同温DNA扩增法(LAMP)与解剖-显微镜检法对血吸虫感染不同阶段钉螺检出率的差异。方法用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钉螺,于25℃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感染后1、2、3、4、5、6、7、8、9、10周收集10只实验钉螺,解剖后在解剖镜下检查血吸虫感染情况。取解剖的钉螺软体抽提基因组DNA,采用LAMP法进行检测。在感染后10周,取100只实验钉螺,同时用解剖-显微镜检法和LAMP法进行检测。收集吸虫病流行区现场钉螺,采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统计血吸虫感染性钉螺阳性率。结果解剖-显微镜检法和LAMP法检测感染1~10周的10批钉螺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00%、0.00%、0.00%、10.00%、0.00、10.00%、20.00%、20.00%、60.00%、60.00%和50.00%、20.00%、30.00%、20.00%、20.00%、40.00%、30.00%、40.00%、80.00%、70.00%,总阳性率分别为18.00%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P<0.01)。两种方法检测感染后7周的100只钉螺阳性率分别31.00%和39.00%,检测来源于两个不同省份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阳性率分别为29.80%和19.47%。结论环介导同温DNA扩增法能有效地检出感染不同阶段的感染性钉螺,检测结果能更准地反映流行区钉螺的血吸虫感染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084 / 10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LAMP试剂盒的建立及应用 [J].
余传信 ;
殷旭仁 ;
王玠 ;
宋丽君 ;
钱春艳 ;
吴锋 ;
何伟 ;
张伟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1, 6 (02) :121-124
[2]   环介导同温扩增检测全血日本血吸虫DNA的研究 [J].
王岑 ;
余传信 ;
季旻珺 ;
宋丽君 ;
殷旭仁 ;
钱春艳 ;
王玠 ;
吴观陵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 5 (10) :749-753
[3]   环介导同温DNA扩增技术鉴定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方法的建立 [J].
余传信 ;
殷旭仁 ;
华万全 ;
高琪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 (09) :661-664+669
[4]  
Transmission control for schistosomiasis – why it matters now[J] . Charles H. King,Robert F. Sturrock,H. Curtis Kariuki,Joseph Hamburger.Trends in Parasitology . 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