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模型的中国低成本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被引:96
|
作者
王深 [1 ]
吕连宏 [1 ]
张保留 [1 ]
王斯一 [1 ]
吴静 [1 ]
付加锋 [2 ]
罗宏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多目标; 规划模型; 低成本路径;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1.06.18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83305 ; 1204 ;
摘要
为探寻我国低成本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以我国主要耗煤产业、电力、供热、交通以及森林碳汇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低成本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多目标模型.以成本最小、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以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少为模型的多目标,以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以及2060年前碳中和为研究目标设置相应约束条件,并设置产业需求、电力需求、供暖需求、交通需求、各行业新能源比例、污染物控制等约束条件,其中产业考虑煤炭消耗量较大的钢铁、化工、建材以及其他行业,电力考虑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此外,模型除考虑森林碳汇外,还考虑了碳捕获与封存(CCS)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手段.结果表明:(1)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可行性较高,2030年及2060年的时间节点设定科学,碳达峰当年的各行业成本约为17.54×1012元,代表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68.63×10~8和34.50×10~8 t.(2)以钢铁、化工、建材等为代表的工业转型可行性较低,且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较小;电力、供热以及交通转型可行性较高,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较大,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在2030年与2060年将分别达72.86%和43.34%.(3)煤电装机容量将在规划期内持续减少,需取消部分已规划的煤电项目并改造和提前淘汰部分已有煤电设备;相对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加,二者装机容量总和于2030年达12×10~8kW,于2060年达24×10~8kW.(4)CCS将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助力.研究显示,未来我国碳减排工作将重点聚焦于电力系统,其次为供热与交通,建议根据行业特征制定不同省份、不同经济圈的绿色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044 / 20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
    余碧莹
    赵光普
    安润颖
    陈景明
    谭锦潇
    李晓易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02) : 17 - 24
  • [2] 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胡鞍钢
    [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 (03) : 1 - 15
  • [3] 北京市2017年典型日机动车动态排放特征研究
    王燕军
    何巍楠
    宋国华
    唐祎骕
    李刚
    张诗海
    张鹤丰
    [J].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 (01) : 141 - 148
  • [4]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慧
    王淑兰
    张文杰
    王涵
    王少博
    李海生
    [J].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 (01) : 172 - 184
  • [5] 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
    赵明轩
    吕连宏
    张保留
    罗宏
    [J]. 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 (06) : 1509 - 1522
  • [6] 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峰及减排潜力分析
    陈怡
    田川
    曹颖
    刘强
    郑晓奇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 16 (05) : 632 - 640
  • [7] 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20 (002)
  • [8] 中国能源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魏一鸣, 2018
  • [9]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8
  • [10] 中国电力年鉴[Z].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