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精度绝对重力仪

被引:44
作者
胡华 [1 ,2 ,3 ]
伍康 [1 ,2 ,3 ]
申磊 [1 ,2 ,3 ]
李刚 [1 ,2 ,3 ]
王力军 [1 ,2 ,3 ]
机构
[1]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
[2] 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关键词
绝对重力测量; 激光干涉仪; 自由落体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13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精密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常用值9.81 m/s2)是探测地球重力场的重要途径,已广泛应用于计量、测绘、地质、地震与资源勘探等领域.随着我国"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建成,对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深入研究现有绝对重力测量技术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并满足国内多个领域对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的迫切需求,自主研制T-1型可搬运式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样机,采用经典的真空自由落体方案,通过激光干涉测量和数据拟合方法获得重力加速度值.T-l型绝对重力仪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高真空度自由落体装置、小型化激光干涉测量装置、超低频垂直隔振系统、高速信号采集系统、仪器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绝对重力测量的长度基准为稳频He-Ne激光器,时间基准为铷原子钟,这两项现有基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都优于1×10-9.测试结果表明,T-1型绝对重力仪在12 h内重力测值的标准差可优于1μGal(1μGal=10-8m/s2),测量结果的复现性优于3μGal,可实现微伽量级不确定度的精密重力测量,有望在我国多个关键领域发挥重要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序列拉曼光脉冲对原子重力仪灵敏度的影响 [J].
任利春 ;
周林 ;
李润兵 ;
刘敏 ;
王谨 ;
詹明生 .
物理学报, 2009, 58 (12) :8230-8235
[2]   我国绝对重力观测技术应用研究与展望 [J].
张为民 ;
王勇 ;
周旭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1) :69-72
[3]   中国地震重力网绝对重力观测结果分析 [J].
刘冬至 ;
李辉 ;
邢乐林 ;
孙少安 ;
刘子维 ;
项爱民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05) :88-93
[4]   光脉冲序列对三能级原子重力仪测量精度的影响 [J].
郑森林 ;
陈君 ;
林强 .
物理学报, 2005, (08) :3535-3541
[5]   关于绝对重力仪的发展和我们的思考 [J].
张为民 ;
张赤军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1) :180-184
[6]   负离子铝团簇质谱的奇偶交变及其机理 [J].
翟华金 ;
倪国权 ;
周汝枋 ;
王育竹 .
物理学报, 1997, (09) :11-17
[7]   NIM-Ⅱ型可移激光绝对重力仪 [J].
郭有光 ;
黄大伦 ;
方永源 ;
张光远 ;
周景华 ;
徐进义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1) :73-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