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龙王庙组天然气气源分析

被引:53
作者
郑平 [1 ]
施雨华 [1 ]
邹春艳 [1 ]
孔令明 [1 ]
王兰生 [1 ]
刘金中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早寒武世灯影期; 龙王庙期; 天然气成因; 地球化学; 混合成因; 碳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弄清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的成因,在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51个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区灯影组和龙王庙组的天然气组分较之威远、资阳构造,具有甲烷含量略高、普遍含微量乙烷、非烃含量略低的特点,属于过成熟油和沥青裂解干气;灯影组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 C1)介于-32.43‰-34.59‰,乙烷碳同位素值(δ13 C2)介于-24.86‰-28.02‰,龙王庙组天然气的δ13 C1介于-33.36‰-36.72‰,δ13 C2介于-30.27‰-32.51‰,二者天然气中的δ13 C1基本一致,但灯影组天然气的δ13 C2明显重于龙王庙组,这是过成熟原油裂解气与沥青裂解气混合所造成的结果。结合26块岩心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确定了天然气的气源和成因:灯影组和龙王庙组天然气均为有机成因,其中龙王庙组天然气气源来自下伏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灯影组天然气为混源气,其气源既来自筇竹寺组烃源岩和灯三段黑色泥岩,也有灯四段孔洞、裂缝中沥青裂解气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石油无机成因说”的理论与实践附视频 [J].
张景廉 ;
李相博 ;
刘化清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1) :1-11+17+12
[2]   白云深水区东部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 [J].
朱俊章 ;
施和生 ;
庞雄 ;
张志琳 ;
柳保军 ;
龙祖烈 ;
施洋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4) :20-28+6
[3]   渭河盆地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玉宏 ;
卢进才 ;
李金超 ;
陈高潮 ;
魏仙样 ;
许海红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 (05) :11-16+113
[4]   论中-新元古界的原生油气资源 [J].
王铁冠 ;
韩克猷 .
石油学报, 2011, 32 (01) :1-7
[5]   潍北凹陷孔店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J].
沈朴 ;
金强 ;
张玉明 ;
张善文 ;
王力 ;
程付启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 32 (03) :252-256
[6]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北段油气田形成条件探讨 [J].
王兰生 ;
韩克猷 ;
谢邦华 ;
张鉴 ;
杜敏 ;
万茂霞 ;
李丹 .
天然气工业, 2005, (S1) :1-5+14
[7]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带震旦系灯影组的成藏模式 [J].
张林 ;
魏国齐 ;
汪泽成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584-589
[8]   四川盆地侏罗系—震旦系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J].
王世谦 .
天然气工业, 1994, (06) :1-5+93
[9]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和各类天然气鉴别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Z1)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