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竞争力、企业技术能力与外资的溢出效应——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吸收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52
作者
赵增耀 [1 ]
王喜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商学院
[2] 嘉兴学院经济学院
关键词
汽车行业;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自主开发;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7.12.006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从产业及其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业两个层面,着重探讨吸收能力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汽车行业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带来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产销量、技术水平、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等方面带来显著变化,并对自主开发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它们通过对吸收能力起关键作用的研发活动大力投资,通过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够有效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中国轿车产业的产品线竞争研究 [J].
施中华 ;
白让让 .
财经研究, 2007, (04) :62-73
[3]   吉利造车现象——关于吉利自主创新的调研报告 [J].
梅永红 ;
封凯栋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1-10
[4]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与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 [J].
陈涛涛 ;
白晓晴 .
金融研究, 2004, (08) :59-69
[5]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一个模型分析 [J].
蒋殿春 .
南开经济研究, 2004, (04) :62-66
[6]   市场开放、企业学习及适应能力和产业成长模式转型——中国汽车产业案例研究 [J].
宋泓 ;
柴瑜 ;
张泰 .
管理世界, 2004, (08) :61-74+156
[7]   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 [J].
路风 ;
慕玲 .
管理世界, 2003, (12) :57-82+155
[8]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host country productivity growth[J] . Bin Xu.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0 (2)
[9]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technology gap [J].
Glass, AJ ;
Saggi, K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8, 55 (02) :369-398
[10]  
Absorptive capacity: On the cre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J] . Wolfgang Keller.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