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学批判:人工智能引发文化哲学范式终极转型

被引:4
|
作者
刘方喜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D O I
10.19862/j.cnki.xsyk.000017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G02 [文化哲学];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詹姆斯·巴拉特把引发"奇点"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称作人类"最后的发明","人类发明火、农业、印刷术和电力的时候,是什么情形呢?难道之前就没有发生过技术‘奇点’?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没有人觉得非给它想出个花哨的名字不可"。而用"奇点"这个似乎有点花哨的概念来描述AI技术变革的原因有二:一是"技术奇点本身会带来智能(也即造就初始技术的、独一无二的人类超强实力)上的变化,这就是它跟其他所有革命不同的原因";二是文章所谓的"生物转折点",即"人类20万年前登上世界的舞台。由于智人比其他物种智能更强,他逐渐主宰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