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演化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被引:68
作者
杨文采
余长青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别—苏鲁; 地球物理; 演化模型; 动力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中国中央造山带东部的大别—苏鲁是全球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 ,本文基于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和综合研究 ,进一步指出这一超高压变质带演化的复杂性 .在扬子与中朝克拉通碰撞后大别—苏鲁地体的俯冲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 .之后由于两个克拉通之间的倾斜碰撞 ,产生旋转与局部的拉张为岩石折返造成了良好条件 .扬子的旋转也形成一对剪切力使俯冲海洋岩石圈断开和陆块反弹 .然而由于南北压挤力的继续作用与大别—苏鲁地体的折返 ,扬子克拉通继续向大别苏鲁地体下方俯冲 .这种陆 -陆俯冲携带了大量大陆物质进入上地幔 ,诱发部分熔融和后期的地幔上隆 .本文给出了大别—苏鲁演化动力学的修正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J].
杨文采 ;
方慧 ;
程振炎 ;
徐宝利 ;
白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4) :508-519
[2]   郯城-涟水综合地球物理剖面 [J].
杨文采 ;
胡振远 ;
程振炎 ;
倪诚昌 ;
白金 ;
方慧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2) :206-217
[3]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1)─—深反射地震 [J].
杨文采,程振炎,陈国九,胡振远,白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1) :41-52
[4]   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形成深度局限于100~150km吗?——针状含钛铬磁铁矿的发现及动力学意义的思考 [J].
金振民 ;
金淑燕 ;
高山 ;
赵文霞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07) :767-771
[5]   中国三大地块的碰撞拼合与古欧亚大陆的重建 [J].
马醒华 ;
杨振宇 .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4) :476-488
[6]   华南和华北陆块显生宙的古地磁及构造演化 [J].
翟永建 ;
周烑秀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3) :292-307